第二天也没有,这会休息还是得按村里安排下地干活,连续一段日子的折磨,让这群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多苦头的纸巾,把所有的骨头都感觉吃了个遍。

    连抱怨的心情都没有了,他们只顾得把眼前的日子先过下去再说“”

    麦收秋种又一季,日子匆匆如流水般过去。

    又是一年,新年到,单家分到了不少的粮食,钱和肉,尤其是今年的余,分的比去年还多还大。分的比去年还多,还大。

    去年看了,这里面池塘里任由那些鱼自己生长后,没有多少肉的样子,沈进斌,今年就像沈大伯提议,可以投放饲料,在池塘里养鱼,那些鱼长大一些,结果年底果然带来了不少的惊喜,原本的三四斤鱼,变成现在五六斤七八斤的样子。

    一家就算分上两三条野猪,够过好这个新年了。

    今年依靠的沈敬斌的点子挣了不少钱给沈佳,老小都做了一身新衣服,就连沈爷爷和沈奶奶都有份,把两位老人高兴得合不拢口。

    他们也都已经很多年没有穿过新衣服了。农村人本来生活就简谱,能不换新衣服就尽量不换一件衣服,破了补一补,照样继续穿,反正大家伙都是这样的,也没有谁笑话谁?

    但是能拥有一件新衣服,过年确实很多人最骄傲的事情。

    73年的时候,村里分到几个下放劳动的坏份子,按规距这些人都要被安排到牛棚里住的。

    沈静冰了解到情况后,向村委会提议不能让这些人住在牛棚,现在溪岭村的牛棚里养了十来头大牛小牛,农忙的时候它们是重要劳动力,这么重要的财产,怎么能和坏份子呆在一起,万一出事儿了,就算把这些坏份子枪毙都来不及了。

    村干部们一想,这道理也对,村里现在扩大养殖,养猪场和养牛场都在逐步的加盖中,这些关键的地方都不能让坏份子们靠近,商议之后,决定把坏份子们安排在学校操场一角的杂物房里。

    随着村里经济不断的发展,会识文断字方面的人才奇缺,村里不可能把这么好的事儿让给知青,都想让自己家里人孩子们上岗,沈大伯也是这个意思。

    知青们不服,叫嚷着凭什么好活都让村里的人干,他们知青也为村里做了贡献,有好事儿的时候他们就不能沾上光啦?

    村干部想拒绝没办法,沈静冰给沈大伯出主意,只要知青们在永远都扎根在溪岭村不走,他们就能公平参与竞争,如果不能保证,那不好意思,溪岭村的人自己干出来的果实,容不得别人来享受。

    知青可没有人愿意在保证书上签字按手印,他们都盘算着想办法回城呢,谁愿意在村里这种穷乡僻壤的地方扎根落户。

    村里认识字的人矮子里拔高个选了一批人上岗先干着。

    沈静冰又给沈大伯出主意,为了提高大家的知识文化水平,村里的学校可以利用上,白天孩子们上课,晚上想上进的村民们都可以去听课。

    白天讲课的老师已经累了一天了,晚上就不用他们干了,学校里不是住了一批臭五类坏份子们,正好让他们戴罪立功,给村里的人讲课,也不用给他们工分和工钱,各家各户差不多给他们点粮食蔬菜当学费就算了。

    沈静冰的举动,聪明有心眼儿的人看得懂但大面上挑不出错来,不懂的人也愿意接受这种不花钱的好事儿,村里人都没啥意见就同意了,知青们的叫嚷屁用没有。

    77年高考恢复,溪岭村但凡觉得自己肚子里的墨水够用的都报名参加了,反正也不要钱,没考上试一下也没损失,成了自然是鲤鱼跃龙门,一飞冲天。

    结果,这一年的高考榜单成了溪岭村村民们称霸天下的序幕。

    经过四五年艰苦的学习,溪岭村的人在知识储备方面已经超过很多人,再加上有沈静冰这个参加过好多年高考的人给大家伙开小灶,考试成绩一下出来,录取上的人占了报名人数的60%!!!

    这个录取率可比知青们要高出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