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天节的宴会自然是不欢而散!

    赵顼勉强保持着笑容草草结束了宴会,回到垂拱殿便是一脸铁青。

    辽国在同天节的时候大扫颜面,这让他心里很不爽快!不经意间,更加坚定了赵顼平燕灭辽的决心。

    当然,只是决心而已!

    不过冷静下来之后,也要考虑一下,当前麻烦的局势该如何解决。

    这件事可大可小,与旱灾又有很大不同,抗灾的事情可以逐步而行。但是这件事,颇有刻不容缓的架势。如果弄不好,会有更为糟糕的后果。边界争端都是小事,可如果辽军南下,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宴会之后已经是晌午,不过宰辅大臣与翰林学士们还是被请进了垂拱殿。

    赵顼沉声道:“今日之事情诸公都在场,你们以为该当如何处置啊!”

    “蔚州和朔州一带的边界确实有争议,此番辽国旧事重提,很可能就是想要寻个借口,不若我们先答应着,就与他们商议划分,暂且拖延着!”

    缓兵之计,其实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心思!包括赵顼,只是勘定边界,不是割地,性质的差别足矣让人松口气!在他看来,即便是让辽国占点便宜也是可以的,暂且稳住他们。

    王安石是如今事实上的首相,遇到这件的大事自然是要表态的,说道:“可以暂且答应着。暂行缓兵之计。再从长计议。眼下旱灾的势头灾情尚且不能确定。所以还是要谨慎些!”

    谁都担心态度强硬会给辽国人出兵的口实,旱灾之下的大宋经不起兵戈之祸。同时,百年来的传统,对契丹人多少还是有些畏惧。

    司马光相对的比较沉稳,从骨子里他是不愿意让步的,说道:“臣以为,当务之急是要搞清楚辽国的目的与决心,搞清楚他们到底只是趁火打劫?还是寻衅滋事。意欲兴兵!”

    “君实所言有理,只是如何能确定呢?”赵顼对此也颇为赞同,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大宋的决策。

    这时候,已经晋升为翰林学士的吕惠卿出列道:“陛下,威远侯林昭曾出使辽国,去岁又公干河北路,今日宴会之前似与辽使有过交流,或许他会有什么见地!”

    赵顼心中一动,去岁林昭与耶律浚有过接触,论近期与辽国接触最多的。正是林昭无疑了。而且他见识不凡,时常有妙计出来。或许这一次也能帮自己排忧解难!故而嘴角浮起一丝淡淡的喜色,吩咐道:“速去传林昭入宫议事!”

    ~~~~~~~~~~~~~~~~~~~~~~~~~~~~

    威远侯府,林昭站在花园的栏杆之策,默默地思索着今日的事情!

    而今几乎可以肯定,此事多半是耶律浚的手笔!也是对自己的挑战吗?

    是否要应战呢?林昭倒是不至于那么孩子气,非要和耶律浚争个高下!再说了,这件事暂时也轮不到自己插手,至于是否需要主动出手,则需要慎重评估。

    林昭所在乎的是,辽国的突然介入,会不会影响到自己围绕旱灾的布局。

    这件事暂时还不好说,林昭已经吩咐明月宗收集情报,展开分析研究了。要等有靠谱点的情况出来,再做决定!

    虽说暂时不用插手,可是林昭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此事。出于未雨绸缪的考虑,有些事情早点思考一下对策没有什么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