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
这个转折是必然的,林昭早就预料到了,上级完全真心夸赞的机会并不多,何况是赵顼这等心胸狭隘之人?
“只是有些时候,还是要注意方式,到底还年轻,有些事情还是不要擅做主张的好!”
林昭心中一动,赵顼话中的意思再明确不过了,这是警告自己,总是先斩后奏。虽说事后都有万无一失的说辞,可是次数多了之后,难免还是会引起赵顼的猜疑。猜疑都问题不大,赵顼未必能想到那里去。关键是这位皇帝的心胸实在不怎么样,很容易就会猜忌臣子,即便是没问题,在他的猜忌之下,怕是也不得不防啊!
说实话,林昭最担心的就是这一点,赵顼果然提出来了。那就证明,他已经注意到这一点,那么就更加不能等闲视之了。
“陛下,有两次,臣的行为确实有些不太妥当,只是事情紧急,来不及请示陛下,唯有一时权宜之计,难免有些不周全的地方。今日得陛下训诫,在河北路又听闻文相公的点拨,以后一定会多加注意的!”
认错,必须要认错!
赵顼这等刚愎自用之人,即便是自己错了也不会承认的,所以早些认错绝对是正确的,何况确实是自己的行为不当。然后林昭也表示会痛改前非,同时还提及文彦博,就是要想要间接告诉赵顼,处置韩琦与辽国太子私通的事情上,自己并未擅自做主,而是找文彦博商量。
重点是告诉赵顼,自己依旧忠诚,没有不把他当回事,没有什么野心或者是作为!
赵顼在乎的就是这一点,相信他不会怎么样的,只是以后的行为必须要小心谨慎,千万不能再有什么差错了。
“嗯,记住就好!”赵顼现在也学着恩威并施的手段,他以为在林昭这里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故而颇为满意!
随后又与林昭谈及河北路的一些具体事情,比如博州的贪腐,比如韩琦的事情。这些林昭都遭遇对策,心里早有腹稿,已经准备好了一套说辞,绘声绘色地讲给赵顼。
赵顼听的很认真,有些事情他确实想知道,有些事情也着实很重要,或者也只是为了满足他的好奇心吧!在这个过程中,他更加清楚地感受到,林侍郎是如何治河,如何对付韩琦,如何完成自己交代的任务的……
林昭一切行为的合理性与流畅性再次完美展现,赵顼的疑心也自然而然少了许多!
“嗯,不错,黄河水患乃大宋之殇,你这次做的不错,朕也不奢望一劳永逸,再无水患,只要能抵得上数十年,便是大功一件了。至少不要让水患太过严重,苦了沿河的百姓,减少些损失也是好的……”
赵顼对林昭水泥混凝土那套多少还是抱有疑虑的,并不认为可以彻底解决黄河水患。这也好,林昭倒不觉得被人轻视了,心里反而一阵轻松。
治理黄河本就是个极为漫长的过程,牵涉到的事情很多,尤其是中上游的水土保持,这绝对不是一两日可以完成的。尤其是黄河尚有的大片土地实际上是控制在西夏和吐蕃手中的,想要完整治河都不容易!
想要将这个皇帝堤坝全部用混凝土浇筑,暂时是没有可能的,虽说已经尽力了,可万一中间哪里有点小问题,黄河闹腾一下,赵顼又要与自己认真,那该如何交差呢?
凡事给自己留点余地!
这一点赵顼还算不错,很人性化地啊!
林昭点头道:“臣已经尽力而为了,只是治河并非一日之功,还需要全面进行,花费时日的。臣可以肯定一点,如果能整条黄河统筹兼顾,全力以赴,假以时日,黄河水一定能够变清澈,再无水患!”
对于这一点,林昭还是颇有信心的!
“好!”彻底解决黄河水患,这可是能够在史的事情,对一个皇帝而言绝对是可以流芳百世的功绩,赵顼如何能放弃呢?
林昭随即向赵顼提及,想要彻底治理黄河,首先一个就是上游需要保持水土。可是那些土地却在西夏和吐蕃的控制之中,言下之意已经再明确不过了!
这个转折是必然的,林昭早就预料到了,上级完全真心夸赞的机会并不多,何况是赵顼这等心胸狭隘之人?
“只是有些时候,还是要注意方式,到底还年轻,有些事情还是不要擅做主张的好!”
林昭心中一动,赵顼话中的意思再明确不过了,这是警告自己,总是先斩后奏。虽说事后都有万无一失的说辞,可是次数多了之后,难免还是会引起赵顼的猜疑。猜疑都问题不大,赵顼未必能想到那里去。关键是这位皇帝的心胸实在不怎么样,很容易就会猜忌臣子,即便是没问题,在他的猜忌之下,怕是也不得不防啊!
说实话,林昭最担心的就是这一点,赵顼果然提出来了。那就证明,他已经注意到这一点,那么就更加不能等闲视之了。
“陛下,有两次,臣的行为确实有些不太妥当,只是事情紧急,来不及请示陛下,唯有一时权宜之计,难免有些不周全的地方。今日得陛下训诫,在河北路又听闻文相公的点拨,以后一定会多加注意的!”
认错,必须要认错!
赵顼这等刚愎自用之人,即便是自己错了也不会承认的,所以早些认错绝对是正确的,何况确实是自己的行为不当。然后林昭也表示会痛改前非,同时还提及文彦博,就是要想要间接告诉赵顼,处置韩琦与辽国太子私通的事情上,自己并未擅自做主,而是找文彦博商量。
重点是告诉赵顼,自己依旧忠诚,没有不把他当回事,没有什么野心或者是作为!
赵顼在乎的就是这一点,相信他不会怎么样的,只是以后的行为必须要小心谨慎,千万不能再有什么差错了。
“嗯,记住就好!”赵顼现在也学着恩威并施的手段,他以为在林昭这里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故而颇为满意!
随后又与林昭谈及河北路的一些具体事情,比如博州的贪腐,比如韩琦的事情。这些林昭都遭遇对策,心里早有腹稿,已经准备好了一套说辞,绘声绘色地讲给赵顼。
赵顼听的很认真,有些事情他确实想知道,有些事情也着实很重要,或者也只是为了满足他的好奇心吧!在这个过程中,他更加清楚地感受到,林侍郎是如何治河,如何对付韩琦,如何完成自己交代的任务的……
林昭一切行为的合理性与流畅性再次完美展现,赵顼的疑心也自然而然少了许多!
“嗯,不错,黄河水患乃大宋之殇,你这次做的不错,朕也不奢望一劳永逸,再无水患,只要能抵得上数十年,便是大功一件了。至少不要让水患太过严重,苦了沿河的百姓,减少些损失也是好的……”
赵顼对林昭水泥混凝土那套多少还是抱有疑虑的,并不认为可以彻底解决黄河水患。这也好,林昭倒不觉得被人轻视了,心里反而一阵轻松。
治理黄河本就是个极为漫长的过程,牵涉到的事情很多,尤其是中上游的水土保持,这绝对不是一两日可以完成的。尤其是黄河尚有的大片土地实际上是控制在西夏和吐蕃手中的,想要完整治河都不容易!
想要将这个皇帝堤坝全部用混凝土浇筑,暂时是没有可能的,虽说已经尽力了,可万一中间哪里有点小问题,黄河闹腾一下,赵顼又要与自己认真,那该如何交差呢?
凡事给自己留点余地!
这一点赵顼还算不错,很人性化地啊!
林昭点头道:“臣已经尽力而为了,只是治河并非一日之功,还需要全面进行,花费时日的。臣可以肯定一点,如果能整条黄河统筹兼顾,全力以赴,假以时日,黄河水一定能够变清澈,再无水患!”
对于这一点,林昭还是颇有信心的!
“好!”彻底解决黄河水患,这可是能够在史的事情,对一个皇帝而言绝对是可以流芳百世的功绩,赵顼如何能放弃呢?
林昭随即向赵顼提及,想要彻底治理黄河,首先一个就是上游需要保持水土。可是那些土地却在西夏和吐蕃的控制之中,言下之意已经再明确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