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陪大娘娘在太庙守孝,今夜不曾回来!”

    赵宝安的一句话,顿时让高滔滔有些抓狂了,怎么会这样?在太庙,是与太皇太后在一起,那儿子岂非很危险?

    该怎么办?素来沉稳的高太后,骤闻这样惊人的消息,也难以镇定。

    赵宝安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拉住母亲大声道:“娘娘,不管发生何事,你先冷静下来。”

    “对,冷静!”几个深呼吸之后,高滔滔的神色渐渐平复,但脸上的惶急神情仍未消退。

    如果林昭的身份真如所想,高滔滔有些不敢想会是怎样后果。

    在西北战功赫赫,功勋卓著,在民间威望很高,从今日的夹道欢迎就可见一斑。如果他再有了皇子的身份,那么……

    丈夫和儿子两代人的努力岂非要付之东流?

    关乎皇位,作为一个失败者,下场会有多凄惨?

    太皇太后与赵福康似乎早就知道,可是她们一直不说,一定是有所图谋?仁宗皇帝的祭日,曹氏主动要求隆重举办,汴京城里突然而起的黑龙降世传言……如果联系起来,本来合乎情理的举动瞬间就变味了,一切都像是精心谋划的。

    他们想要干什么?

    曹氏突然把儿子叫去太庙做什么?难不成……

    高滔滔想到了两个字——兵变!

    那么儿子的安全?哪怕是关系不融洽,可那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高滔滔如何能不担心?

    不行,必须尽快告诉儿子这个可能,早做防备!

    “派人去太庙,让官家急速回来!”高滔滔冷静下来,这才思索应对之策。

    “太后,宫门已经下钥了,出不去了!”就在他们惊愕的空档,宫门已经落锁了。

    高滔滔神色具厉道:“就说是我的懿旨,必须出去!”

    卢元摇头道:“太后,祖制宫门不可夜开!”

    任何朝代,夜晚宫门关闭之后,绝对不能轻易开启。这是为了防止变故,古往今来很多的宫廷政变就是这样发生了,武周神龙政变,李隆基诛杀韦皇后与安乐公主,皆是如此。血淋淋的教训摆在眼前,让宫门不可夜开成为一项制度。

    即便是夜晚发生什么紧急军情,也只能从门缝中递奏疏!这个制度在大宋朝执行的特别严格,唯独有两次例外。

    第一次是太祖皇帝驾崩之日,宋皇后派宦官王继恩出宫去寻秦王赵德芳,结果来的是皇弟赵光义。从此之后。大宋江山从太祖系转为太宗系!

    赵光义很害怕同样的经历复制在自己儿孙身上,故而严格要求。宫门不可夜开。但仁宗朝时,还是发生了一次例外。

    事情是赵福康引起的,因为梁怀吉的缘故,与驸马发生冲突,深夜回宫。仁宗皇帝可怜女儿,打开宫门。结果因此此事,朝堂上掀起惊涛骇浪,朝臣们铺天盖地的奏疏。全都是质问和指责,仁宗皇帝为此承受了巨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