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总局(1/4)
简行之近来无事可做。
入了冬,天儿一天天的凉下来了,他腿上的老毛病也犯了,总在夜间生出连绵的痛感。如万千虫蚁,悄无声息的依附在他的骨头上,一口一口啃噬着,细小又钻心。
魏帝这几日也开始上朝了,他叫简行之回府里去养着,太史局有什么事情,自有下头的人给他送去,倒也不必就窝在太史局里。
太史局近来也没有什么事可做。
乌卓新使臣没能赶到平城,司袇派何厝安截住杀死了他们,拿到了使臣的衿杖,又去见了袁润一次。
袁润心里是有数的,只是他与司袇要合作,对于这些事情,就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过去了。
除此之外,草原八部,甚至是荆门关、西景,都算是和平。
大约今年是可以过个好年的。
新农税的推行大大的减轻了百姓们的压力,便是小官小吏们交上去的税,也比往年少了不少。今年全国各地都没有什么大的灾荒,唯有宛度十里堡秋天的蝗灾,在两位布政使的通力协作下,也解决完备了。
国库里并没有拨出去多少银两用于赈灾,反而是李越安改了主意,亲自开仓放粮。
有李越安打头,赵纪元也有样学样。
宣河往南,自来就是安定祥和的,马上就到东至了,各省的年礼也在陆陆续续的送进平城。
袁润亲自写了一幅百福图,左右端详着,总觉得有些笔画力度还不到位。他顺口问了春生一句,“眼见着就是冬至了,怎么还不接你的父母过来?”
“他们……”
春生嗫喏着,“奴的信送不到他们身边,李大人回复说,前些日子十里堡流民太多,带起了疫症,奴的父母也染了疫症,如今正一起诊治着。”
“你的父母往省里去了?”
袁润好奇问道,“十里堡的流民也没有多少,怎的这么不巧。”
“是……”春生还瞒着袁润,避开他言语里的锋芒,低声道,“眼看着要过冬至了,去省城里买些年货置办。”
“靳予在冀云啊。”
袁润转头去吩咐允钦,“你联系到靳予,叫他去看看,毕竟都是在宫里当差的,也有这个情分。让他看看春生父母缺什么衣药,需要好的,就都从东宫往过送就是了,这几天处处起价,何况那边的东西到底也没平城里的好。”
允钦随声应下。
“把这个带去。”
袁润顺手抓起一个葫芦来,抓了一把金五谷塞进去,递给允钦,“冬至了,叫老人家也沾沾咱们东宫的福气。”
春生感恩道,“多谢殿下。”
入了冬,天儿一天天的凉下来了,他腿上的老毛病也犯了,总在夜间生出连绵的痛感。如万千虫蚁,悄无声息的依附在他的骨头上,一口一口啃噬着,细小又钻心。
魏帝这几日也开始上朝了,他叫简行之回府里去养着,太史局有什么事情,自有下头的人给他送去,倒也不必就窝在太史局里。
太史局近来也没有什么事可做。
乌卓新使臣没能赶到平城,司袇派何厝安截住杀死了他们,拿到了使臣的衿杖,又去见了袁润一次。
袁润心里是有数的,只是他与司袇要合作,对于这些事情,就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过去了。
除此之外,草原八部,甚至是荆门关、西景,都算是和平。
大约今年是可以过个好年的。
新农税的推行大大的减轻了百姓们的压力,便是小官小吏们交上去的税,也比往年少了不少。今年全国各地都没有什么大的灾荒,唯有宛度十里堡秋天的蝗灾,在两位布政使的通力协作下,也解决完备了。
国库里并没有拨出去多少银两用于赈灾,反而是李越安改了主意,亲自开仓放粮。
有李越安打头,赵纪元也有样学样。
宣河往南,自来就是安定祥和的,马上就到东至了,各省的年礼也在陆陆续续的送进平城。
袁润亲自写了一幅百福图,左右端详着,总觉得有些笔画力度还不到位。他顺口问了春生一句,“眼见着就是冬至了,怎么还不接你的父母过来?”
“他们……”
春生嗫喏着,“奴的信送不到他们身边,李大人回复说,前些日子十里堡流民太多,带起了疫症,奴的父母也染了疫症,如今正一起诊治着。”
“你的父母往省里去了?”
袁润好奇问道,“十里堡的流民也没有多少,怎的这么不巧。”
“是……”春生还瞒着袁润,避开他言语里的锋芒,低声道,“眼看着要过冬至了,去省城里买些年货置办。”
“靳予在冀云啊。”
袁润转头去吩咐允钦,“你联系到靳予,叫他去看看,毕竟都是在宫里当差的,也有这个情分。让他看看春生父母缺什么衣药,需要好的,就都从东宫往过送就是了,这几天处处起价,何况那边的东西到底也没平城里的好。”
允钦随声应下。
“把这个带去。”
袁润顺手抓起一个葫芦来,抓了一把金五谷塞进去,递给允钦,“冬至了,叫老人家也沾沾咱们东宫的福气。”
春生感恩道,“多谢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