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闱在即。

    这场开大启先河的科举考试,引得万千才子汇聚京都。

    京城内外,百姓议论纷纷。

    试想往昔,大启朝不知有多少明珠暗投,因科举的户籍枷锁,被生生阻断了仕途之路。

    空余一声声叹息,在岁月中回响,令人唏嘘。

    这一年,吴相吴惟才在士林中的威望如日中天,达到了顶峰。

    秦府内室中,秦党旧臣们静默围坐。

    烛光摇曳,映照在秦宣略显清癯的脸庞上,添了几分难以言喻的阴郁。

    他缓缓抬手,为自己斟上一盏茶,动作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古怪。

    低沉的嗓音在室内响起。

    “吴惟才声望日隆,于我等而言,实非吉兆。”

    侯爵刘开峰闻言,冷哼一声。

    “且看他们能得意到几时!吴惟才暂且不论,秦相还是多留意咱们那位小皇帝吧!”

    他声音中略带讽刺之意。

    “轩辕裕可还牢牢掌控在你手中?莫要这吴惟才未倒,反添一座更难以逾越的大山。”

    秦宣眼中寒光一闪:“初时以为他不过是个稚子,岂料稍加雕琢,竟也有了做明君的念头。”

    座中众人,礼部尚书牛升、大理寺卿曹荣、太仆寺卿、鸿胪寺卿、右都御史……皆在。

    这些人昔日权势滔天,如今却日渐式微。

    牛升长叹:“本以为换帝如换天,哪知这小皇帝愈发难以驾驭,秦相,您可得想个法子啊!”

    秦宣环视众人,眼中闪过一丝安抚之色。

    “诸位莫忧,我等皆有辅佐之功,轩辕裕若想成就明君之名,自是不敢轻易动我等。”

    曹荣轻咳一声,将话题拉回现实。

    “虚名无益,我等还是务实些,那藏宝图究竟会落入谁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