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激于义愤的师生挺身阻拦,被当场杀死杀伤数十人之多。

    也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又怎么可能是这群久经行伍的杀胚对手呢?

    闻讯从王府急赶来的宋安到时,方国安已经挟持吴老爷子,向白洋池方向退却。

    只是将话由学院生员转给安,他的要求只有一个——赦免!

    而且非吴争口头赦免,必须是朝廷以诏令的方式赦免。

    这事太大,宋安不敢拿主意,只能派人急报于吴争。

    ……。

    大战在即,总是在最不该出问题的地方,出问题。

    吴争闻报,心急如焚,该死的宋安,就不能灵活些吗?

    答应方国安就是,先把人救回来,那才是正事。

    于是,吴争一面令信使立即赶回,让宋安答应方国安所有要求,同时派人去应天府,让王翊以内阁名义发出赦免方国安的诏令。

    吴争终究没有立即赶回杭州府,亲自去处置此事。

    因为,宿州之战,打响了。

    是北伐军率先发起的反击。

    沈致远以他的旧部枪骑,出其不意突袭了博洛的前锋营地。

    由于事发突然,战果还不小,歼敌一百多,伤者无数,还焚毁了该营地的粮草堆。

    虽说这点损失,对博洛数万大军而言,连皮毛都算不上,但,确实极大地振奋了宿州城内,士气萎靡不振的将士。

    但博洛岂是好相与的?

    沈致远的这一次偷袭,等于将博洛总攻的时间提前了。

    次日凌晨,清军以三十多门红夷大炮对宿州城北门狂轰滥炸,而不下六千数量的步军,对宿州城发起了强攻,无数的枪骑兵出现在了战场,并向东、西两侧进行迂回,还有一部分游骑,以极准的骑射技,对城上守军射击,进行压制。

    最令吴争头痛的是,东面岳乐所部,也同时渡河,对淮安府发起了进攻。

    真乃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啊。

    ……。

    连续两日的激战,北伐军渐渐显露出“颓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