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屏姑姑是宫里的老熟人,今日出门辛安给了她碎银子用作打赏之用,宫人们倒也客气,等待的过程茶水点心一样不缺,辛安只是端着茶润了下嘴皮,不敢喝。

    这一等就是半个多时辰,等太后召见的时候都快到午时。

    “老夫人您小心脚下,太后老人家惦记着您今日要来,特意留了出了时间,今日早上各宫娘娘请安,太后娘娘得知二皇子妃有喜,心中高兴便多和谨妃娘娘多说了几句。”

    太后身边的姑姑很是客气,解释了让她们久等的原因。

    老太太一脸惊喜,“那可是天大的喜事,谨妃娘娘有福气,太后娘娘更是福泽深厚。”

    谨妃是二皇子生母,二皇子和太子最近这几日不消停,二皇子妃这一胎可以说来的极是时候。许是皇家又要添丁进口,太后心情很是不错,进殿后辛安飞快的扫了一眼,见她正满脸笑意的吃茶。

    “老身请太后娘娘安。”

    “威远侯府辛氏请太后娘娘安。”

    老太太欠身行礼,辛安则是行了大礼,太后开了口,“老夫人无需多礼,坐下说话。”

    老太太谢过后走到一旁坐下,辛安还老老实实的跪着,双手交叉于额前撑在地上,太后缓缓开口,“辛氏?侯府前几个月进门的二少夫人?”

    辛安这才抬起了头,跪着回答,“回太后娘娘,正是臣妇。”

    “起来说话吧。”

    “谢太后娘娘。”

    起身后的辛安垂眸站立不动,任由太后打量。

    “抬起头来。”

    抬头也不能抬眼看太后,辛安顺从的很,最后太后才满意点头,“是个懂规矩的,你父亲是盐商?”

    “是。“

    辛安低眉顺眼,“臣妇的父亲经营盐业买卖已经有二十多年。”

    “出嫁之前在家都做什么?”

    “管教弟弟念书,帮着父亲盘账,协助母亲管家。”

    太后‘嗯’了一声,“你原该是侯府的世子夫人,却阴差阳错成了二少夫人,可觉得委屈?”

    辛安福礼,“不敢欺瞒太后,事情发生后觉得万般委屈,好在祖母宽厚婆母劝慰,又与二公子同病相怜,慢慢的也就想开了,只当是天命如此,与二公子是前世的姻缘。”

    太后乐呵呵的看向老太太,“是个通透的丫头。”

    老太太也笑道:“这丫头明理懂进退,性子也讨喜,要不也不敢带到太后娘娘跟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