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片刻,郑乙再次向王臣报告道:“大将军,叛军已经进入三百步了!”

    王臣将望远镜的视野对准叛军的炮弩及伏远弩,发现无论是负责推动器械的辅兵还是负责操纵器械的战兵都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由此可见,叛军并不打算停在三百步的距离上。

    既然如此,龟兹军团的炮团为什么要急着开炮?

    反正无论是炮弩还是伏远弩,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击碎偏厢车的护板,但是龟兹炮团的四寸野炮以及六寸重炮只要命中,立刻就粉身碎骨。

    “再等等。”当下王臣低喝道,“等两百步再报!”

    郑乙应了声喏,再次通过令旗给各炮队下达指令。

    收到指令,一百门四寸野炮和五十门六寸重炮的操炮手赶紧转动绞轮,将炮口的仰角稍稍调低了些许。

    时至今日,安西军的炮兵已经有严格的炮兵操典。

    让这些大头兵理解仰角与距离的计算公式很困难,但让他们死记硬背,记住几百步的距离需要几度角,他们还是能记得住,多打上几炮就行。

    郑乙同样不清楚测距法的原理,但是这并不妨碍他通过拇指进行测距。

    片刻之后,郑乙又伸直右臂并且向上竖起大拇指,先闭左眼再闭右眼,然后扭头向王臣报告:“大将军,叛军进入两百步了!”

    只不过这次,王臣并没有马上回应。

    王臣正通过望远镜观察叛军的动向。

    发现叛军仍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王臣便也没有急着下令,只是低喝道:“听我口令!”

    郑乙闻言当即便高高扬起右手,守在郑乙身后的传令兵当即举起令旗,看到指挥车上升起来的红色令旗,各个炮旅的旅帅、炮队的队正以及炮伙的伙长逐次下令,各炮的炮长便纷纷将点火棒点燃,做好发炮的准备。

    炮兵则装填药包木托及生铁子。

    六寸重炮的生铁子重约四十斤,从炮口装进去颇为不易。

    不过安西军筛选的炮兵装填手,全都是牛高马大的壮汉,四十斤铁球,借助专用的木托一个人就能从炮口轻松的装填进去。

    一百五十门大炮很快准备完毕。

    这也是王臣要背靠运河列阵的原因之一。

    因为这一来,就可以将一百五十门大炮全部集中到正面。

    山炮团在哪?山炮团的两百门骆驼炮此刻正在车阵左侧,提防卢龙军。

    尽管自从合兵以来,朱滔表现得很顺从,跟小绵羊似的,但是朱滔毕竟跟马燧不同,所以王臣绝对不会轻信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