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路过蒲昌海,沿孔雀河经由焉耆、龟兹、疏勒,然后翻过葱岭,抵达终点站宁远镇,也即费尔干纳盆地。

    另一路穿过莫贺延碛北上,再经由伊州、西州及庭州,沿着正在夜以继日铺设中的庭伊官道翻过果子沟抵达伊丽河谷。

    王臣的整个计划是这样的,河北士族的这两百万口,其中一百万口充实宁远镇,另外的一百万口充实伊丽镇,这样一来,就足以改变费尔干纳盆地以及伊丽河谷的人口结构,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伊丽河谷以及费尔干纳盆地的民俗文化及宗教。

    对于河北士族的同化能力,王臣是一点都不带怀疑的。

    不要说是唐朝的河北士族,即便是迁徙到江南各地并且被反复分拆的各姓宗族,依然具备极其强大的生命力及同化能力,华夏文化的内核其实就是氏族文化或者说宗族文化,或者再浓缩一下,就是姓氏传承!祖宗!

    华夏文化的根,就是姓氏!

    改造民俗文化,才是让中亚永为汉土的基础前提!

    河北士族将成为王臣改变中亚文化民俗的急先锋!

    正因此,王臣不希望河北士族有任何闪失,哪怕损失一个都心疼,因为里边的每一个人都是一颗火种,都是极其宝贵的。

    因为两百万人口真的不多。

    光是五个斯坦国就有四百万平方公里面积。

    想到这,王臣很严肃的道:“圣人,臣以为最好是专门派一个人盯着。”

    “那还是让杨绾盯着。”李适说完又扭头对董休说,“老董,你记一下,回头让杨绾再兼任河北至安西迁徙使,专负责河北士族的整体迁徙事宜,而且朕给予他临机专断之权,沿途州县及大族若敢阻挠者,准许他先斩后奏!”

    李适是懂王臣的,直接把迁徙事务上升到最高级别。

    “再还有含嘉仓、回洛仓及太仓等的三千万石存粮,也必须专粮专用。”王臣又道,“河北士族虽然同意迁徙,但是情绪并不是很稳定,这时候如果闹出断粮断炊,很容易出现大规模的逃亡甚至于叛乱。”

    “嗯,言之有理。”李适点头道,“绝不能因小失大。”

    一顿,李适又道:“老董,再记,三千万石存粮不得挪作他用。”

    “喏。”董休叉手应声喏,又从内侍手中接过纸笔仔细的记好。

    王臣松了一口气,又宽慰李适道:“不过圣人也不用太过担心,我会让龟兹军团的三个步营以及骑营在洛阳、长安、武威等地设立收容站,接应河北士族的同时,也兼顾监督,就算真闹出逃亡或叛乱,也能及时阻止。”

    “能不出事还是尽量别出事的好。”李适摆摆手,又道,“你不是常说,汉族人口是咱们大唐最宝贵的资源么?对了,这次迁徙的河北士族具体有多少丁口?”

    王臣道:“全部加起来两百余万口,其中的壮丁数量大约为七十万。”

    “两百余万口么?”李适幽幽说道,“也不知道走到安西时能剩多少。”

    王臣道:“一个不死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只要不断粮,医疗能跟上,其中的绝大多数肯定能活着抵达安西。”

    李适点点头又问:“这两百万口你将如何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