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河西走廊的商路有三条。

    南线是经陇西进入河湟谷地,再翻过大斗拔谷也即今天的扁都口进入甘州,也即今天的张掖市;中线是经兰州沿庄浪河、古浪河,绕过乌鞘岭西端进入凉州;还有北线则是从会宁渡黄河,绕过乌鞘岭东端入凉州,也即武威。

    现在唐军再次折戟石堡城下,河湟谷地仍旧掌握在吐蕃人的手里,所以南线是根本不用考虑的,安西军若要想打回安西,就只能走中线或者北线。

    但无论是中线还是北线,中间都有一头绕不开的拦路虎。

    这头拦路虎就是横在河西走廊与黄土高原之间的乌鞘岭。

    只不过,在唐朝的时候,乌鞘岭不叫乌鞘岭,叫洪池岭。

    洪池岭东西长约三十里,南北宽度约二十里,平均海拔约三千米,不算高,但是极其陡峭,而且山上没有绿植,常年飞沙走石,人马根本无法通行。

    第一次河西之战,霍去病率一万轻骑击河西,走的南线。

    第二次河西之战,公孙敖率数万骑兵包抄河西匈奴诸部,走的是乌鞘岭北,遗憾的是在腾格里沙漠中迷了路,最终未能够完成战前制定的战略目标。

    这一次,马璘走的则是中线,即经庄浪河谷、古浪河谷进入凉州。

    只不过,安西军在进入凉州之前必须拿攻占洪池岭西的一座关城:和戎关。

    当年霍去病攻打河西时,河西走廊啥都没有,只有匈奴人的毡包,可是现在狭长的河西走廊内却布满城池关卡。

    和戎关就是其中的一座。

    和戎关就卡在祁连山与洪池岭之间,并不高,也不算险。

    左侧的祁连山和右侧的洪池岭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攀爬,但是人可以过去,骡马却没办法翻越过去,满载辎重的马车更不用说。

    这就是关卡的真正作用,挡不住人,但是可以挡住辎重。

    粮草辎重过不去,人过去了也没用,因为什么都带不了。

    除非你学李自成、张献忠他们那样,当流寇,到处乱蹿。

    所以安西军要进入凉州,就必须攻下和戎关或者北线的白山戍关。

    马璘的本意是想抢在王臣到来之前,先拿下武威城做安立足之地。

    然而很遗憾的是,直到十二月月底,王臣率两千安西军、五千工匠及一万多工匠家属赶到,马璘都依然没能攻破和戎关。

    五千安西军和两万多家眷仍被阻在和戎关前。

    这跟能力强弱没有关系,只跟地貌地理有关。

    乌鞘岭又或者说洪池岭,是来自于太平洋的海洋季风所能够达到的最远端,但是季风到达这里后基本上就没啥水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