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阳城南门,一队队的百姓携家带口在官差的护送下井然有序的离开渔阳转移到后方各县。这些原本是燕国子民的百姓,见惯了胡人肆虐燕军无能,也曾经携家带口离开渔阳避难,但这是他们第一次见到官府有组织的大规模撤离百姓。大秦的官差做事有板有眼,渔阳百姓不论富庶在离家之前都由官府文吏陪着庆典自家房屋田产,最后双方确认后签字画押,一式两份。

    官府承诺百姓,战后回归时若有损失双方核定确认后由官府赔偿。除此之外,离开渔阳的百姓每人都能领到干粮和路费,这一路还有渔阳和各县官差护送,百姓到了新的安置地那里的官差必须在渔阳官差确定这些百姓安然无恙后才能进行交接。

    诸如此类的律令执行得很到位,这让渔阳百姓虽然是被迫离家但却一点也没有惊慌和愤恨,反而有不少青壮自愿入伍保卫渔阳。

    白宣立马渔阳城南门,看着一队队的百姓在城门东侧官府支起的桌案那里领了钱粮按了手印,随后那些老头老太和幼童身子不便的媳妇被官差士伍安排上了马车、牛车稳稳当当的离开了渔阳,白宣不住的点头。

    “做得好,萧何,你这个渔阳长史做得好。”

    一身官服的萧何恭敬地说道:“弟子都是按照师尊教导去做的。师尊有言,民不轻扰,扰必有方。捉鹿兵进渔阳之前弟子就把渔阳边地百姓迁入渔阳,渔阳附近百姓迁往他县,空出边疆地带随后坚壁清野,只留下一些疲敌的物资牛羊。按照韩师弟的计策,我们留的物资很少,而那些牛羊基本都是体弱带病的。现在天气还冷看不出来,一旦天气转暖定会爆发疫情,东胡最好别把这些牛羊带回去,若是带了回去那可就嘿嘿嘿。”

    白宣:“你一向宽厚仁义颇有君子风范,可刚才那番表现确让为师看到一个阴险小人的影子。为师劝你别跟韩信那厮学,因为你永远也成不了韩信,可若是你一心跟他学,那么你连萧何也做不成。不行,等此战结束为师定要把你和韩信分开,那小子太闹腾了,会把你这个好孩子带坏的。”

    白宣的话让在他身边的白震、章邯、王离以及渔阳的文武官员们禁不住笑出声来。

    萧何憋着笑答到:“弟子谨受教。”

    韩信:“师尊怎可厚此薄彼,弟子也是君子来着。”

    白宣:“你是君子?呵呵。”

    韩信脸一红说:“我是师尊弟子,始终以师尊为楷模。师尊若说弟子是小人,弟子也无话可说。不过听王离师兄说以前冯太尉冯去疾身为镇北军军司马的时候,似乎总是对师尊的君子风范嗤之以鼻。可弟子以为冯太尉太过矫情,弟子觉得师尊的风范才是不折不扣的君子风范咧,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