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玉没回西城。

    这让独孤氏十分失望,也让朝中大臣们失望,一番计划落空。

    但违抗王命,岂不成了乱臣贼子。

    朝堂,有人谏言。

    “王上,慕容将军镇守边关,手握重兵,不曾与南城有过任何的战争,今传言其拥兵自重,王上令其回城受赏,其受命而不为,已犯我西城不忠之罪,请王上再发诏书,催慕容将军回来当堂对质。”

    显然,这是独孤氏的计谋。

    监察史自然会站出来:“王上,慕容将军违反诏令,理应回城。”

    范中离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慕容将军镇守边关,岂能是说走就走的,再者,来西城的途中,处理民事或许耽误了,有什么大惊小怪的,造反,给慕容玉一百个胆,他会造反吗,镇守边关的三军,那可都是精挑细选的,仅一年多的时间,难道都背叛了西城,这说话要讲究依据,动不动就造反,那我还是大将军呢,手上有几十万人马,岂不更拥兵自重。”

    无人敢言。

    洪小九道:“大将军言之有理,治理边关,不像西城,何况我听说白虎城三军有异,受外敌之诱,这慕容将军家事都还没有处理好,怎么会弃城而不顾,这白虎城是南边的门户,一但失手,咱们西城危机,为了证实造反不造反,就把慕容玉诏进宫,实属不妥,既然他不来,可以派人去嘛。”

    谭三刀道:“我赞同洪大人之言,宫中多有言语,但无实证,把镇守边关之人调回来,本就会让协防露出破绽,既然白虎城三军有异,慕容将军更不能回来,臣以为,应当派一人前往白虎城为妥。”

    信歌道:“谣言四起,皆是小人之为,以慕容将军之性,定会回返西城,难道是这途中遇上了变故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