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酒醉迷离的眼神,此刻精神了许多。

    陶子知递来一碗醒酒汤:“喝了它。”

    “我没醉。”

    “乖!”字温语硬。

    陆野没辙,接过来喝了大半。

    “你这一身酒气,回去怕是又得挨骂。”陶子知为她头疼,转身折回书桌后坐下,继续看手边的文录。

    陆野伸长脑袋探了探,问:“最近衙门很忙吗?”

    “嗯。”

    “秋闱的事?”

    “嗯。”

    “桂榜放了?”“嗯。”陶子知抬头,点了点手里的文录,“今年青州有两千多人参加乡试,中了十五人,比往年多了几个。”

    陆野“哦”了一声,百无聊赖的走到屋内那面屏架前,上面放着一把刻有梨花和祥云的长剑,她用手弹了弹剑上挂着的蓝色吊穗。

    一边往下问:“解元(乡试第一名)是咱们青州的吗?”

    “不是。”

    “那是谁?”

    “苏羡,阜阳人士。”

    “苏羡?”陆野呢喃道,“这名字还挺特别的。”

    “只是可惜。”

    “可惜什么?”

    “据说,他自小生了一场大病,导致双腿不便,需常年坐在轮椅上,不过人很聪明,三岁识字,五岁已熟读四书五经,十岁时,就连私塾的授课先生都抵不过他三分,如今十八,文采斐然,更有过目不忘之才。前些年京都来信,破例允他进国子监入学,可这人心性极高,回信拒绝了。”

    “人人挤破脑袋想往京城钻,他倒是不俗。”陆野夸赞道,心里也好奇起来。

    那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陶子知却突然叹了声气:“有人欢喜有人愁,此次你大哥落了榜,估摸着正在家中挨你爹训斥,你向来喜欢凑热闹,再晚些回去,可就错过了。”

    提醒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