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到了明天,又和我说要装个什么东西,明日复明日。”程冽怕左再还是不回来。

    这几天,程逢春去普陀山了,程冽和左再都是一个人在家,但程家至少还有保姆在,左再就什么都得自己做了。

    “哇塞,二哥,的中文造诣都比我高了呢。我保证,真的都搞定了,等明天早上冰箱装好了,分分钟就回去。”左再让程冽放心。

    …………………………

    按说,这个时候,左再都身家过亿了,左建设就更不用说了。

    中粮海景壹号,也不都是上亿的豪宅,也有小一点,就三五百平的,程逢春家一半的价格就足够了。

    左建设怎么就不跟着程逢春,也在海景壹号买一套呢?

    买,左建设是完买得起。

    但在左建设的字典里,有一个亿,买一千万的房子是正常,买几千万的房子是勉强。当然还有打肿脸充胖子,明明只有小几千万,非要花一个亿买房子的。

    左建设的想法乍看起来,是有点奇特——都2010后了,谁买房子还不搞点按揭啊,花几千万买个一亿的房子有什么打肿不打肿的?

    可人左建设就不搞按揭。

    左建设是个实在的生意人,实在到他从来不找银行贷款,房贷自然也不行,如果没有办法一次性付款,他就干脆不买。

    左建设的行为模式,说到底,还是和他做的生意属性有关。

    左建设做生意这么多年,就只干生产蜡烛这么一件事儿。年烛出名之后,一暖蜡烛公司的蜡烛在国内的销量向来不错,销往国外的香薰蜡烛渠道又有程逢春负责。

    左建设从来都不缺钱。去找银行贷款的话,要拿来干嘛?扩建厂房?增加设备?

    这些左建设自己的钱就够了。哪有什么必要给银行赚利息?

    至于改善生活什么的,左建设也没有太狂热的追求。

    左建设这样的行为模式,听起来,怎么都不太像是温州商人,半点冒险精神都没有。

    其实不然。

    改革开放初期的温州商人,爱冒险,那都是被没钱给逼的;后来的温州商人爱冒险,那都是被银行给逼的。

    既是冒险,那无非就冒出两条路,要么活路,要么死路。冒出死路的,要怎么破釜沉舟,痛定思痛重新找到活路就不说了。

    先说说冒出活路来的。

    穷怕了的温州人,跋山涉水,满世界找赚钱的地方,有一部分人就找到了赚钱的好方法。但是自己手头的资金有限,如果不增加投资,就得眼睁睁地看着一大堆钱从指缝中溜走。

    可是,改革开放初期,温州就是个又穷又小的破地方,人民银行也不可能拨一大笔钱下来专供温州商人贷款,而且那个时候,温州压根就没有几个人知道,贷款是个什么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