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的思绪,一下回到三年多前,那时候王氏和她大吵一架,因前面两个孩子的逝世,王氏认为是老祖宗的过错,对老祖宗已经积怨颇深,这场婆媳关系早到头了。

    这家里,也只是维护着表面和谐。

    老祖宗若有所思地问秦浚:“阿浚,你知道你两个哥哥的事吗?”

    秦浚放下茶盅,低声说:“祖母,母亲说,兄长们都是病逝的。”

    王氏还算会做母亲,至少没添油加醋说什么话给秦浚听。

    老祖宗从秦浚眉眼间,看出他两个哥哥的影子。

    现在忠勇侯府只有秦浚这独苗,其实秦浚还有两个哥哥,只是早夭,王氏怀他大哥时,是和老祖宗斗得最狠的时候,成日心绪不宁,孩子没足月出生,后来撑不过三个月,走了。

    王氏怀他二哥时,老祖宗早就放权给她,两人在侯府从不相见,孩子是康健出生,也长到五岁,他喜欢舞弄棍棒,王氏不想让他耍这些,孩子每天都开心不起来。

    于是老祖宗干涉了,让老二碰他喜欢的武功,小子是越练越有架势,侯爷也格外喜爱他,说是忠勇侯府又要出一员武将,回京的日子,侯爷都陪着他,王氏见状,也不再百般阻挠。

    那段时日,纵然有这样一个儿媳,也算完满。

    然而好景不长,孩子偷偷拿了真刀真剑玩耍,出了意外……

    这两个孩子出事过后,王氏明面上,开始和老祖宗对着干,不再让老祖宗插手秦浚的事。

    那段日子,老祖宗不由也怀疑,是不是她害了这些孩儿,尤其是老二,若不是她纵容老二的天性,又怎么会落到这个地步?

    所以她确实不再管教老三,她唯一安排的,就是秦浚七岁封世子时,拨过去的四个人,再不过问。

    如今若不是世子纯孝,只怕她都不知道,那四人里,只有飞檐得用,其他三个定是被王氏找各种理由,打发走。

    三年了,王氏终于如意,把持对秦浚的教养,若再强行把溪风安排到秦浚身旁,只怕又是一场大闹。

    她已经老了,满身病痛,折腾不动。

    因此好几次,让溪风去伺候世子的话到嘴边,还是没说出口。

    秦浚有所觉察,还问:“祖母,您怎么了?”

    老祖宗摆摆手:“我乏了,阿浚,你也回去休息吧。”

    这般等世子爷离开,采薇给她揉着头上穴位,问:“老祖宗还在犹豫什么,夫人再怎么样……也不该这样啊。”

    采薇作为老祖宗身边的大丫鬟,自然知道她的烦恼。

    老祖宗示意采薇别说,便睁眼看外头萧瑟的树木:“冬天要到了。”

    她不知道自己能否熬过这个冬天,否则,把人安排到秦浚身边,也会被王氏打发掉,能熬过去再做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