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左贤王刘豹,可能有很多人并不熟悉,但是此人大有来头,原历史就是他将蔡文姬俘虏到了匈奴。还为他生儿育女。

    刘豹,南匈奴单于于扶罗之子,汉光文帝刘渊之父,东汉末期南匈奴首领。

    188年,由于南匈奴的动乱,刘豹因此留居汉地。

    196年,其叔呼厨泉在於夫罗死后继位单于,他则成为左贤王,后接掌了匈奴左部。

    也算是一代草原枭雄,但因为野心,又错估关军实力,被张辽大败。

    如今仅带着两千残兵败将狼狈北逃。

    北逃的路上,寒风刺骨,刘豹的心中充满了悔恨。

    他回想着自己曾经的辉煌,再看看眼前这些士气低落、饥寒交迫的将士,心中五味杂陈。

    正当他们不知所措之际,刘豹的一个亲信向他建议,草原如今已被大汉丞相关羽统一,他们在此已无法立足。

    不如去寻找一些小部落,掠夺些粮草和补给,然后逃到狼居胥山去,那里地势险要,或许能有一线生机。

    刘豹听后,虽然心中不愿,但现实所迫,只能无奈接受这个建议。

    狼居胥山在他们匈奴人中具有极高的宗教和文化意义。

    它是匈奴人的祭祀圣地,匈奴人每年的正月、五月和秋季会在狼居胥山举行祭祀典礼,祭天地,拜日月。

    因此,狼居胥山被匈奴人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

    此外,狼居胥山也是匈奴曾经的最大窝点,霍去病曾带领大汉士兵打到狼居胥山。

    这不仅是对匈奴人的决定性打击。

    也象征着对匈奴圣地的征服。

    自此过后,狼居胥山就不再归匈奴所有。

    如今的狼居胥山已经对匈奴人没有那么重要,失去了他的精神意义。

    但无路可走的刘豹也希望能在曾经的圣地重整旗鼓。

    此时刘豹的斥候快马回报:“首领,前方发现一小部落,正往东迁移,牛羊无数,看起来是场丰盛的盛宴。”

    刘豹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贪婪。

    他的部下们早已饿得面黄肌瘦,听说有补给,个个精神一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