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英看着画像,清俊如玉的少年,姓江……

    村里黄爷爷的草药,好像便是一位姓江的大夫教的。

    她迟疑着开口:“师父,我知道一位姓江的年轻大夫。”

    林大夫转过头,看向她。

    “我们村有一位姓黄的兽医,据说他年轻的时候救了一位姓江的年轻人,后来那人教他认识了一些草药,黄爷爷就成了我们附近几个村的兽医。

    我们村见过那年轻人的长辈们,都说他长得很好看,跟画里的神仙一样。”

    林大夫完全没料到,峰回路转,兜兜转转,原来自己的徒弟竟然知道线索。

    “那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具体的时间我不知道,说是黄爷爷年轻的时候,应该有几十年吧。”

    林大夫点了下头,决定下午就去杏花村,她对徐磊道:“能把他给你们的图纸给我看一下吗?”

    “这个……”徐磊有点犹豫,虽说他已经会打造银针,用不上图纸,但还想子孙后辈留着,特别是儿子这个样子,根本没法教他打铁,只能指望着以后孙子出生再教。

    但那还需要很久,万一中途出个意外,他没法亲自教,有图纸在,未来的孙子也可看着图纸摸索,不至于连门吃饭的手艺都没有。

    林大夫看出了他的想法,道:“我只看一看,不拿走。”

    “你且等着,我去取来。”

    徐磊一扫刚才的犹豫,转身进了卧房,不多时就拿着一个小木匣出来,推动上面的盖,取出一张折叠得四四方方的纸。

    打开纸,上面水墨淡淡,勾勒着一根又一根银针,每一根都有具体的尺寸标注,针的形状弧度亦有说明,十分的详尽。

    看着一个个熟悉的字,深埋脑海的记忆一下鲜活起来,她仿佛看到了那人铺陈纸笔,悬腕书写,一字一字,都极为认真。

    他自小就是个极认真的人,什么事情都要做的一丝不苟。

    林大夫觉得眼眶有些发热,赶紧垂下眼眸,缓了好一阵,才止住汹涌的情绪。

    从徐家出来,宋英才轻声询问:“师父,你还好吧?”

    刚才她就发现自己师父的情绪不对,碍着徐磊父子在,不好点破。

    林大夫摇摇头:“回府安排一下,我们去你们村。”

    宋英对这位小江大夫更好奇了,“师父,您要找的江大夫是师叔还是师伯?家里的那些有徽记的书是他家的?”

    林大夫缓缓点头:“他是你师伯,祖上三代都曾是御医,家里的书都是一代代积累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