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菊也不容易,摊上这么个男人,轻重缓急都不知晓,完全凭着他的性子,当初他娘在世时,还能管着他点,现在是越来越不像话了。”李氏也很感慨。

    “还是你这个老太婆心善,不跟她计较,换做其他人,今儿哪会叫住她……”

    村长与李氏、宋二叔说着王家的事,等周善昌回来,便与宋二叔一起,先将村长送回家,再一家一家的,去告知村长的安排,让各家安排好人手。

    三日后,雨终于下了些,村中出了一个青壮力,去帮王家割麦子。

    人多力量大,一个下午的时间就将王家剩下的麦子全部割完。

    也许是村民们的团结感动了上天,淅淅沥沥的小雨又持续一日,天终于放晴。

    起床后看见东方红彤彤的朝霞,宋英很是激动,“奶奶!奶奶!天晴了!”

    “我看到了。”

    说着,李氏穿好衣裳出来,同样望着天边的朝霞,脸上的喜色就染上一层浅浅的忧色,喃喃道:“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宋英也想起这句谚语,也忧虑起来,她扫了眼还是湿漉漉的院子,问道:“那今日我们还晒麦子吗?”

    李氏叹了口气,“晒,再不晒,那些晒过三个日头的,也要生霉了。”

    那日被雨淋过的麦子,以及最后收割的那些,前两日就有发霉的迹象。

    李氏让舂去麦壳煮了吃,这几日,宋英难得每顿都吃到了饱饭,不出意外的话,还能持续吃饱一段时间。

    “老二!赶紧起来哈,和你媳妇把桌子抬到院子里去。”

    李氏冲宋二叔与杨氏的卧房喊了声,又对宋英道:“你去把家里的椅子凳子都搬出来,簸箕里也能晒一部分;还有筛子,找块布铺上,也能晒一点。”

    宋英点点头,一边朝堂屋里走,一边喊:“宋天!宋元!快起来晒麦子喽!”

    一手一个,拎着两把椅子出门,见宋天宋元还没起来,她就跑到他们的窗边,推开窗子大喊:“两个懒猪,起床了,太阳晒屁股了!”

    最外面的宋天闭着眼睛皱起了眉,翻了个身,又继续睡去了。

    “宋天!宋天——起床啦——”

    宋英锲而不舍,一遍遍大喊,不把他们俩薅起来誓不罢休!

    “你在那儿吼什么,几把椅子两三趟就搬了,你小弟明日又要去上学了,睡不了懒觉,今日就让他多睡会儿。”

    宋英撇嘴,心道:说的好似她这个不上学就睡过懒觉似的,明明她每日都比宋天宋元更早起来。

    “人多力量大嘛,椅子凳子我一会儿就搬完了,但不是还得晒麦子嘛,他们一起来帮忙,才能趁着没下雨,多让麦子晒一晒。”

    说着,见太阳刚冒头,阳光照在身上,没有丝毫暖意,被风一吹,反而觉得寒凉,又道:“多让风吹一吹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