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地方要不是漆雕六日和分身们有着过人的体质,很难行进攀爬到这个蕌头岭上来。漆雕六日和分身们构筑了隐秘的坑道火炮阵地,并做好了伪装。

    挖掘坑道的过程中,系统空间起了大作用,挖掘出来的泥土可以直接回收售卖给系统商城,尽管泥土不值钱,但它省事啊。

    一共买了三门日军装备的九二式105毫米加农炮,分别指向文市、新圩、凤凰嘴三个地区,为了不让国军太快识别攻击火炮阵地,尽可能在国军炮击时才开炮。

    日军的九二式105毫米加农炮战斗全重为3730公斤,采用45倍口径,炮弹弹丸重约15.77公斤,炮口初速达765米每秒,最大射程达到18.2公里。

    漆雕六日选中这款火炮,主要是因为它有18.2公里的射程,在这里发射足以覆盖文市、新圩、凤凰嘴三个重要地区。

    这款火炮的总重量超过漆雕六日1600公斤的力量,因此漆雕六日需要和分身们合力才能将它释放到火炮阵地。

    漆雕六日现在拥有31名3级系统分身,3级系统分身的力量只有400公斤,31名系统分身一共可以提供公斤的力量,加上漆雕六日自己的1600公斤,一次最多只能回收释放公斤重量的物体。

    桂军11月22日就从全州、兴安、灌阳等地撤防,将原驻守的军队调至恭城,导致全州至兴安间长达30公里的地带无守军。

    然而,这一重要情报红军总部并未及时获得,直到三天后的1934年11月25日下午5时,革命军事委员会才正式发布命令,要求红军主力突破湘江的第四道封锁线。

    根据作战计划,红军主力被分为四个纵队,分别进入湘江上游区域。

    红一军团的主力作为第一纵队,将沿道县、蒋家岭、广西灌阳的文市向全州推进。

    红一军团的一个师、军委第一纵队以及红五军团(欠一个师)组成第二纵队,计划通过雷口关或永安关及文市以南地区。

    红三军团、军委第二纵队及五军团的一个师构成第三纵队,他们将穿越小坪、邓家源至灌阳山道,并视情况占领该城,随后向兴安前进。

    红八、九军团则作为第四纵队,经永明、三峰山向灌阳、兴安县道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