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漠已定,高丽也被大明所掌控,特别是高丽那副感恩戴德的样子,让朱元璋心中也是暗爽。

    高丽渴望和大明贸易,大明又何尝不想用贸易控制高丽的经济呢。

    用老李的话说,高丽,便是大明的第一个原材料提供地,也是大明利用剪刀差收割的第一个对象。

    高丽,足以成为以大明为主的贸易体系的样板,可以载入史册了。

    年后,他便正式准备开海禁,发展海洋贸易了。

    朱棣倒是兴致大得很,也是最积极的,朱元璋哪能不知道他心里打的什么算盘,不能做藩王,便想着去海外开疆拓土。

    徐达、李文忠、汤和也是全力赞成,这三个战争狂魔的心思,和朱棣一样,陆地上已经无敌,想出海耀武扬威去。

    而且徐达对蒸汽船的兴致大得很,几乎天天都跟着李敏往造船厂跑,东摸摸西看看,还不断提要求,让李敏在船上安装火炮。

    这让李敏也是头大,在蒸汽船上安装火炮倒是简单,可是你国公爷要求火炮的射速也像针发枪一样,那就过分了!

    除了这几位最早接触电脑等物的勋贵外,其他的勋贵和皇子,倒是兴趣缺乏。

    不过最让朱元璋头疼的,却是如何组织的问题。

    李晗以前说过,为了避免勋贵和皇子成为大明经济发展的桎梏,应该采用制衡之道,可具体应该如何制衡呢?

    他百思不得其解,还是问问老李吧。

    这天正好是腊月二十八,也是洪武十五年最后一天上朝,文武百官也要回家过年的。

    朱元璋倒是大方,每人赏赐了十斤白糖和十斤红薯土豆,也让这些大臣们过个好年。

    白糖自不用说,虽然在进行工业化后,大臣们的俸禄有所上涨,但还没有到想吃就吃的地步。

    而红薯土豆就更稀罕了,如今还只在两广和琼州岛有所种植,稀有得很,不过在年后,就会在全国推广种植了。

    而且早听说此二物无论是煎是炸还是烤,味道都是一绝,听说当初四皇子都和皇孙朱允炆抢着吃呢。

    将这些稀罕物带回家去,恐怕夫人和妾室们,也会少些牢骚,对自己更加崇拜了吧。

    为了准备大年,宫内众人却是忙得不亦乐乎,反倒是平常最忙的朱元璋,此时成了最悠闲的人。

    寝宫内,新打造的炉子里的煤火烧得通红,一扫殿内的寒意,朱元璋惬意的喝着茶水,摊开笔墨,下笔写了起来。

    “老李,要过年了,咱在这儿提前给你拜个早年。

    如今大漠已定,北方的百姓再也不用担心蒙古人南下掠夺了,中原神州,也不用担心异族的侵袭。

    想来,千百年来,无论是秦皇汉武,亦或是太宗宋祖,他们都没能做到的事情,能在大明一朝实现,老李你居功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