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的脸色僵住了,想起确实是这么一回事。

    当时慕容氏叛乱,童贯掌控二十万大军,且与太子走得非常亲近。

    赵佶觉得太子身处险境,便将他送到镇武城习武,没想到这样一来,居然坏了自己大事。

    哼,太子也是个不成器的家伙,童贯更是该死一千遍一万遍。

    实际上,赵佶是个极其薄情寡恩、贪图享受之人。

    在他的膝下,共有三十八个儿子、四十二个女儿。

    他的长子叫赵桓,本应被立为太子,但当赵佶的第三子赵楷出生时,碰巧遇到了天下第二高手王仙之路过汴京,并收了赵楷为徒弟。

    于是,赵佶不顾朝臣反对,立赵楷为太子。

    现在需要找人背锅的时候,赵佶对自己亲手立的这个太子,也毫不留情面。

    但是,太子此时并不在朝中,这处境就很尴尬了。

    就在赵佶脸色越来越难看,几乎要发作的时候。

    高俅立刻站出来,说道:“陛下,太傅这老头糊涂了,一年前太子赵楷就已经与童贯勾结,被陛下您罢黜,降为了恽王。”

    “那圣旨,还是微臣亲自送往镇武城,交给恽王殿下的。”

    有人帮忙接上了话题。

    赵佶的脸色迅速好转,道:“没错,高卿记性真好,事情的确如此。”

    本来一件很坑爹的事,被高俅这么一圆,算是过去了。

    李彦也不甘示弱,道:“陛下,太子之位不可空缺,应当尽快确定人选才好啊。微臣的长子赵桓,品行端正、忠孝双全,聪明伶俐,应立为太子。”

    赵佶看向李彦的目光稍微柔和了一些。

    还算你会做人。

    然而就在赵佶正打算立赵桓为太子,然后顺理成章地把皇位传给他时,赵桓却无比惊慌地走出队列,哭了起来。

    “父皇,孩儿才能有限,担当不了太子之位,只想陪在父皇身边……”

    “父皇,孩儿今年才不过27岁,还是个孩子啊……”

    “父皇,孩儿身体不好,心痛、头痛、脚痛,全身上下到处都痛……”

    “父皇,孩儿,哎呀,孩儿的手臂摔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