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他担任狙击手来完成狙杀,王战埋伏在侧方位,一旦红军展开追击,由李梦负责诱敌撤退,引着追击的红军进入王战的伏击范围。

    到时候李梦回身阻击,把更多的敌人卡在王战的射界当中——王战将会伺机收割将后背卖给自己“敌人”。

    套路很简单,在战场上出现过无数次,可越是简单的套路,在战场上越实用——因为,绝大多数的兵,并不能在酣战的时候保持理智。

    此时的李梦伏在地上,透过瞄准镜观察着时刻准备作战的红军,几次的伏击让红军始终有种草木皆兵的错觉,再加上要刻意的和友军遥相呼应,推进的速度慢的离谱,被李梦锁定的目标,就像是靶场上的移动靶一般的“标准”。

    瞄准、锁定、开枪!

    枪响后一秒多些,被瞄准的目标头盔上的烟雾就袅袅升起。

    “狙击手!”

    在同伴“中弹冒烟”的时候,有人听出了枪声,立即出声示警!

    “快找人!”

    几人红着眼大吼。

    之前遇袭,红军的队员会在第一时间做出规避动作,但现在狙击步枪的声响过后,他们不仅没有规避、躲藏,反而搜索起了暗中的狙击手。

    本打算一枪之后就跑的李梦见状,生生摁住了撤离的冲动,而是继续锁定目标,将一个做着规避动作的“敌人”锁定,经过十多秒的预判后,果断的扣动了扳机。

    不管是李梦还是狙击分队的队员,在受训时候都被专门叮嘱过,尽量避免在一个地方接连开枪,这句叮嘱被所有人奉为圭臬甚至形成了一个固有的认知:

    拿着狙击步枪,开枪过后就要转移。

    这也是他们仔细搜索的缘故,他们要确定狙击手往哪转移了。

    但奉为圭臬的铁律,却愣是被李梦在这里刻意的打破了。

    可效果斐然,被他锁定目标,成功的冒烟了。

    再次闪烁起来的枪焰终于被红军锁定,发现了枪焰闪烁位置的红军,急吼:

    “他在那!11点方向!五百米!”

    有人抬枪就打,有人拿出狙击步枪开始搜索李梦。

    几个点射打过来也不知道偏到了哪去,尽管李梦觉得自己还能再来一枪,甚至有把握再度命中,但这时候他说什么也不敢赌他的枪比战友的枪快,于是他果断翻滚,从狙击阵地滚落出去后,起身快速的“逃遁”。

    看到瞄准镜中一晃而过的身影后,有人嘶声大吼:“他跑了!”

    “追!”

    接连“失去”两个战友并没有让这个红军失去追击的决心,他们追击的决心反而更甚,几个人散开追逐起来,而其他小组这时候闻声而动,像极了奔腾的烈马,从远、更远、非常远、极远的位置,猛扑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