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神宫若是连续两个月断绝香火,她就要把全庙里最值钱的铜香炉拿去卖掉了。

    张道姑有捉鬼画符的本事,活着的时候,享尽了人间富贵繁华,非绫罗绸缎不穿,非美食不享,非酒不饮,死后除了这间神庙,半两银子也没有给徒弟留下。

    只有几件名贵的道袍,由于料子实在好,拿到当铺去换了二两银子,买棺材,请人埋葬,便都花销的一干二净。

    张若水这段时间快速消瘦,也是庙里的香火逐渐稀疏,伙食大不如前的结果。以前跟着师父,天天大鱼大肉,现在连清粥小菜都快吃不起了。

    张若水拿起神像前的战书,打开一看,文词无一不雅致,然而那小尼姑并没有假传消息,她最后的希望也宣告落空。

    与其避战不出,窝囊的饿死,还不如拿上师父留下的法器去拼一场。也算轰轰烈烈的战死……。

    她还不想死啊,她这么年轻。

    此时,张若水无比痛苦地意识到,少壮不如力,老大徒伤悲的意境何在。

    她的整个童年和少年时光,都在晨光熹微的游冶中,阳光充足的午睡中,星光漫天的嬉戏里,轻而易举地耗尽了。

    她从小跟师傅修习练气之法,体内灵力却只有头发丝儿那么细一点,这就是一天打鱼十天晒网的结果。

    画符也是如此,到现在她只会画姻缘符和护身符。

    卖得最好的花神符就是姻缘符,另外护身符每个庙都会卖。这两种符,张道姑嫌浪费时间,一般不会亲自动手,这几年卖的都是张若水所画,她动起手来最熟练。

    可是这两种符,对抓鬼又有何益处,姻缘符不必说了,张若水画出来的护身符,只能保护她走在路上不踩到水坑,不被鸟粪砸中而已,而且用过一次就作废了。

    张若水看过师父抓鬼,要用驱鬼符,配合纲步和法剑,才能捉住做恶的鬼魂。可是她的纲步和剑法都不成,引不来灵气,伤不到阴魂。

    普通给人超度作法事,却用不着法力,普通寿终正寝的鬼,阴差自会收走。人们也更喜欢去山上找和尚道士来做法事,他们人多花样也多,可以把仪式搞得特别热闹。

    如此说来,就显得出家人都跟商贾小贩一样市侩。

    曾经有香客问过张道姑,“您都是神仙了,为什么还要收钱呢。”

    张道姑不疾不徐的说,“我尚未成仙,在尘世里的这些时日,都得要吃饭啊。”

    张道姑刚刚帮那人找回小孩儿走失的魂魄,那人想说几句话赖账,被张道姑一说,也就乖乖给了钱。

    事实上,除那些富贵人家的子弟,自带了资产,可以超然世外。其他出家人都得吃饭,他们也得做自己的营生。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也难倒个张若水。

    她想到过去,想到一直庇护她,甚至对她有些溺爱的师父突然去世,想到此后衣食无着的生活,想到可能会死,就感到一阵悲从中来。

    起先是小声抽泣,随后大颗的泪珠便顺着脸颊滚落下来。

    张若水跪倒在花神娘娘面前,抬头看着身披红色斗篷的泥塑神像,哽咽着小声祷告,“花神娘娘,看在我从小供奉您的情分上,求求您保佑我明天不会被鬼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