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陈序的话,苏正祥忍不住大笑了起来,“行,我的错,谁让我前倨后恭呢。”

    两个人笑谈了一番后,两个人又说回了刚刚的话题。

    苏正祥自嘲笑道:“陈总看到的那些产品,虽然有着稳定的供销渠道,但是利润很薄,赚的那点钱再投入到新品研发上后,已经没有多少钱留给公司发展了。

    这么多年公司也没有什么起色。”

    陈序:“所以苏总就去搞无线充电器,打算曲线救国?”

    “是这么考虑的,可惜失败了。”苏正祥点点头,紧跟着问道:“你不会也是打算做无线充电器吧?”

    陈序点点头。

    苏正祥:“说真的,我不建议你做个。

    之前我也是脑袋发热,没有经过深刻的市场调研后就上马项目了。

    无线充电在解决传输距离问题前,根本没有前途的。”

    陈序点点头,“我知道,我正在考虑从哪里入手呢,苏总觉得f充电怎么样?”

    苏正祥看陈序的表情不像是开玩笑的,摇头说:“短期内不可能实现的。”

    苏正祥知道,“f充电”由米国麻省理工学院微系统技术实验室的托马斯·帕拉西奥斯教授率先提出并进行了实验研究。

    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2019年一月份的《自然》网络版上。

    据公开资料显示,由帕拉西奥斯教授率领的团队,开发出一个“硅整流二极管天线”的装置,由集成天线获取的f信号被转化为适合电子电路的直流电流。

    在实验中,硅整流二极管天线在接触到约150微瓦的f信号时,会产生约40微瓦的电量。这对点亮一部手机的显示屏或激活芯片而言绰绰有余。

    不过这只是实验室理想状态下,实际上问题重重。

    比如充电对象定位问题,

    f是覆盖的,它哪知道要给哪个手机充电啊?

    这个又设计到软件工程部署了。

    科学界预测,十年内远程充电技术不可能实现。

    听到苏正祥的话,陈序笑道:“能不能实现是一回事,去不去做又是另外一回事。研究可能失败,不研究就永远没有成功的可能。”

    苏正祥笑说:“说实话,我对无线充电技术确实挺感兴趣的,但问题是,这个研究投入很大啊。

    你如果看过相关资料应该知道,f充电里有一个硅整流二极管,据说米国人为了研究出这个装置,花了将近一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