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不能明说的QGZ,但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展现在大荧幕上,该焦虑的就是领导们了。

    再有,张九声的女儿只在新闻简报里出现一秒钟。

    为了这一秒钟,张九声逃跑,守卫胶片,拿刀子威胁范电影,一系列疯狂的背后其实源自于张九声女儿的死亡。

    但成片里并没有展现他女儿的死亡,可在剧本里清楚的写道:张九声告诉刘闺女,当年他女儿为了争先进,抢着干活,被车撞死了。

    成片删了这部分对话,当然,通过刘闺女那句,“你闺女没被面袋子压死啊”,以及张九声激动的情绪,也能猜到事实,这也是为了过审选择的委婉方式。

    最关键的是成片的结尾,能够很清晰的看到有部分情节被和谐,那段两年之后的情节是后来补拍的。

    总之,看过完整剧本之后,韩素更觉得,如果一刀不切完整的呈现出来,震撼力会大得多。

    因为并不是每一个观众,都愿意去思考每句台词每个细节背后的隐喻。

    大部分观众都是一带而过,所以隐喻太多的话,会让他们觉得电影晦涩难懂,震撼力就少了很多。

    三爷跟他有同样的看法,两人交流之后,都觉得很难做到两全其美。

    既要保留剧本的震撼力,又能安然无恙的通过大剪刀的审查,基本不可能。

    韩素叹了口气,“那我得提醒张导,让他尽早想办法规避这些问题,让成片更流畅,免得临时抱佛脚。”

    “嗯~他也挺不容易的,这种剧本其实很不讨喜,我估计他想做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能拖到今天才做,证明他已经做好万全的准备。”

    武老板说,“你提醒一下就够了,再怎么着也不能禁,顶多就是打回去重新剪辑。”

    三爷也这么看,“没错,就算有领导提出看法,也不能完全禁止上映,现在国家提倡节约,如果禁掉,投资岂不是浪费了?”

    韩素心里有数了,“我明白了~”

    既然意外见到三爷,韩素顺势提到了《我和我的祖国》,“对了三爷,我们公司准备做一部电影献礼建国70周年,想请您做监制,之前已经把资料发给您了,但没收到回复。”

    三爷愣了下,“有这回事?看来下面人又私自做主了,我完全不知情,是什么样的片子?”

    对于主旋律电影,三爷一向很支持,韩素拿出手机调出电子版剧本,“您凑合看看,纸质剧本我今天没带来。”

    三爷戴上眼镜,大概看了一遍,“不错啊,有想法,分成不同个单元,分别由不同的导演执导,总导演是宁昊?”

    韩素点头,“对,请您来做监制把关,也是他的想法,毕竟这种片子,得有像三爷您这样的领导坐镇才行。”

    三爷摆摆手,“嗐~我都退了,什么领导,就一老头~”

    话音落他看了眼武老板,沉吟道,“监制的话,行吧,我接了,趁着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动,多扶持扶持年轻人。”

    韩素大喜,“得嘞,那我提宁昊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