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的弹幕,简直就是杀人诛心。

    即使是面对炮火都已经神经麻木的大毛战士,表情都变得不自然起来。

    大毛家的胜利日,很多人都会举着参加过卫国战争的亲属遗像,举行不朽兵团大游行,缅怀历史和先辈。

    他们对毛熊的感情很复杂,因此才有了那句话,没有人不怀念毛熊,但是没有人想回到毛熊。

    炊事班班长瓦维利奇甚至还在毛熊军中服役过,他看着那些弹幕,眼眶顿时就红了。

    他的声音有些哽咽,看向东方,说:“达瓦里氏,我们的荣耀虽然不在了,但东方的还在。”

    “我们失败了,曾经的资本家已经再次联手,想骑在我们的头上。”

    “但当年炽热的理想,那份让人献出生命的伟大事业并未失败。”

    “如果你想去追寻的话,可以去东方。”

    “穿过第聂伯河,越过乌拉尔山脉,去到西伯利亚平原的尽头。”

    他的这段话,让在场大毛战士流下眼泪。

    营长阿列谢克见状,取出了自己珍藏已久的半瓶伏特加,带头唱起了喀秋莎。

    一个营的士兵合唱着喀秋莎,轮流喝着那半瓶伏特加,唱完一遍之后,那半瓶伏特加还剩下大半,但很多人都感觉自己要喝醉了。

    喀秋莎是苏联卫国战争中,广为流传的一首著名歌曲。

    主要写的是苏联春回大地时的景色和一个名叫喀秋莎的姑娘对要离开故乡,去保卫边疆情人的思念。

    这首歌在斯拉夫人心中,被称作第二国歌,影响力和传唱度都极高。

    “大毛这边,多少还继承了一点传统。”

    “都说毛子家嗜酒如命,这半瓶伏特加轮了一圈,还剩大半,哎!”

    “我们当年,是一个苹果,不说了,致敬一下。”

    “我以为喀秋莎是一个漂亮的姑娘,还挺喜欢唱这首歌,一直想去看看女神,后来才知道是火箭炮!”

    “左手伏特加,右手AK,口中唱着喀秋莎,这谁听了不害怕,不知道对面二毛啥感觉【狗头】”

    “喀秋莎站在那俊俏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这歌我也会唱。”

    这首歌的中文版,很多人虽然不知道,但熟悉的旋律一出,多少都会哼两句。

    指不定当年在这驻扎的苏联战士,也曾经高声唱过喀秋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