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萧闲从床上一跃而起,摇了摇浑身发酸的筋骨。家丁已经把几个包子放在了他的窗前小桌上,萧闲随便抓了两个囫囵吞下,洗了把脸,哼着北民小调,大摇大摆的走出房门,一眼看见地上的箱子。

    轻咦了一声,俯身打开箱子,箱子中的锋芒再现,赫然是一把墨蓝色长刀,刀柄上铭刻——听潮生!

    “百器谱刀谱排第九十九的听潮生!我的天!这是真品吗!”萧闲抓起听潮生,瞪大了眼睛。这些星枢阁发布的榜单萧闲可以倒背如流,百器谱有刀谱,剑谱,枪谱,奇门谱。如今江湖之上,使刀剑枪的人数最多,其他的都算奇门兵器。

    孟阑在院中负手笑吟吟地看着萧闲,道:“当然是真的,这是我一个朋友留给我的,让我交给有缘人,现在听潮生是你的了,可不要辱没了他的威名。”

    萧闲满脸都是压不住的喜悦,将听潮生出鞘,风里居然真的有了海潮的声音。

    小心翼翼的将刀鞘系在腰间,将听潮生小心翼翼地插入刀鞘,满意地转了转,少年的身高已经刚刚长过一米七,墨蓝色的长刀悬挂在腰间,真有些英姿飒爽的感觉。又将自己的古朴匕首放入怀中拍了拍,看向孟阑道:“走吗?去明觉司吗?”

    “好,走吧”孟阑点了点头,领着萧闲前往明觉司,明觉司衙颇为大气,正门两个獬豸神态各异,红色大门之上悬挂鎏金牌匾,上书明觉司三个大字,大气磅礴。

    萧闲啧啧称奇,跟在孟阑身后左瞧右看,走进了这明觉司的大门。

    两个看门的司卫见了孟阑连忙作揖,孟阑笑着问好,从身后拉出来萧闲对着两个司卫介绍道:“这是我的弟子,萧闲,从今以后在明觉司做事,你们多多关照。“

    司卫友善地向着萧闲打招呼,萧闲挠了挠头,傻乐着学着刚才司卫的姿势做了个揖。

    随后便跟着孟阑来到明觉司大院,千户府和明觉司都在城中央,离得不远,众多司卫早就到了,多数都行色匆匆,昨日城外村子被劫掠,相当多的事情要处理。见到孟阑一一停下来行礼,孟阑也将萧闲介绍给他们。

    迎面沈冬走来,对孟阑行礼,又笑着对着萧闲打了个招呼,道:“萧小兄弟,又见面了“

    萧闲又有模有样地作揖,孟阑道:“今后萧闲就在明觉司做事了,先让他做个见习司卫,沈冬你安排一下,让他去领装备。“

    “好,萧小兄弟你和我来。“沈冬领着萧闲走向明觉司仓库,路上对萧闲问道:“听说你拜孟千户为师了?那可是当年玄华门的天才弟子,想必你也一定是天赋过人,恭喜恭喜。”

    萧闲不好意思地点点头,疑惑道:“沈百户您以前不也是玄华门的吗?”

    沈冬摆摆手,笑道:“玄华门当年最多不过一万多个弟子,更何况当年玄华门解散时还有很多弟子不愿效力朝廷,如今明觉司已经有了将近二十万人,怎么可能全都是玄华门解散前的弟子。”

    其实还有个原因沈冬没讲,他若真是玄华门出身,又怎么会沦落到这偏远边疆之地当了百户?至于孟阑,他可是因为洪柏叛逃倒了大霉……

    “小兄弟我看你自己带了武器,那就不给你发武器了,这些你拿着。“说着便到了库房,沈冬取出一套黑色衣服,一个令牌,一张回音符和几张符盾。

    明觉司等级森严,一个小牌下管辖十个司卫,五个小牌一个总牌,两个总牌一个百户,十个百户一个千户,一个郡往往就有一个明觉司镇抚千户,加上千户的直属司卫,一个郡一般有一千零五十名司卫分布在各个城市。而普通司卫就是身着黑衣,做到小牌牌令衣服上就会有赤纹,总牌牌令则是半红半黑,像沈冬这种百户就是全红,孟阑平日里常穿青衣并不是他爱穿,而是因为明觉司千户的制服就是青色。孟阑做了十几年千户,又长了一副俊朗的外貌,所以江湖上才管他叫青衣玉面郎。

    “沈百户,可以再给我把剑吗?”萧闲不好意思地问道。

    在明觉司普通司卫都要使刀的,剑锋芒毕露但独来独往,在战阵中能起到的作用差刀甚远,但是萧闲可是孟阑带来的人,又岂能按照普通司卫的要求来要求他?

    沈冬虽然奇怪但也没说什么,又给萧闲取了把长剑来,“宋黑子!”沈冬吼了一嗓子,只见一个铁塔一样的黑汉,身着赤纹黑衣急匆匆跑来,看他跑步仿佛房子都在摇晃。

    对沈冬行了个礼,憨厚道:“百户,什么事找俺。”

    “这位是萧闲,萧小兄弟,乃是孟千户的弟子,以后就是你们小牌的了,给我照顾好了。”沈冬摆摆手。“萧小兄弟,这个是宋黑子,是我麾下的小牌牌令,你先跟着他干,你看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