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九歌紧紧握着姥姥的手,说到这儿,她感觉姥姥抖了一下。

    “你问的那个夏九凤,其实是我的姥姥,你应该叫太祖姥姥。我母亲是夏九凤的二女儿,也是她最疼爱的孩子。这些事情都是她讲给我母亲的,我母亲又讲给了我。整件事情的起因,还要追溯到有皇帝那会儿了……”

    清朝末年,华北地区遭逢了一次罕见的大旱灾。三年无雨,颗粒无收。

    大旱灾造成了大饥荒,当时逃荒的浪潮席卷了整个华北地区,沿路上饿殍遍野,死尸随处可见。

    夏九凤一家住在深山里一个名叫夏家村的小村子里。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官府赈灾的口粮根本放不到这里。

    夏家村的人都姓夏,是同族。

    夏九凤的父亲夏明义作为村里的村长、族长,带着壮劳力挖草根,揭树皮,甚至捡骡粪,一切能吃的东西基本都吃光了。

    眼看着族人饿死的饿死,逃荒的逃荒,夏明义心急如焚。

    这一日,从山外来了一支逃荒的队伍,跌跌撞撞就闯进了夏家村。

    夏明义有心把他们轰走,但看到来的都是老幼妇孺,也都饿的奄奄一息了,实在于心不忍。心里盘算着,就算没有吃的,让他们有个地方歇脚也好。

    然而世事难料,谁成想这一时心软,却铸成了百年大错。

    作为村长,夏明义同意了收留这些逃荒的人,把他们安排在村东头的一个荒废的破庙中落脚休息。

    谁知第二天一大早,一个逃荒的妇人就哭哭啼啼的到家里来找夏明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