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全套的厨房用具,当天晌午的饭菜自然是姜佑亲自掌勺做。

    章东来的师傅吃了姜佑的饭菜,是更加的肯定姜佑要开的酒楼一定长长久久的了。

    姜佑听着开心,但是也有忧愁。

    “魏家兄弟说是昨天下午就回来,可是却没回。今儿早上到现在也不见个人影,是不是家里出什么事了。”

    “要是实在担心,就上门去瞧瞧。”闻远抬头瞧了一眼日头,随口说道。

    “行,反正就附近的村子。来回也赶得上接孩子们下学堂。”

    两人商量好了,是说走就走。

    小毛驴车也无需赶,溜达溜达的没多少功夫就到了魏家兄弟所在的上河村。

    上河村这个村子虽然不大,但是人口确是出奇的多。

    两人赶着毛驴车一进村子,就见到五六个孩子,和七八个村民。

    姜佑索性就同路边玩耍的孩子,询问起了魏家兄弟的住处。

    “孩子,你知道魏长河和魏大山的家在哪里吗?”姜佑问着话,伸手从口袋里掏出了两块糖来,递给了过去。

    那浑身都打着补丁的孩子瞧着姜佑手里的糖舔了舔嘴唇,却满眼却带着失落的朝着她摇了摇头。

    姜佑愣了一下,随即便又开口问道:“那你知道村子里缺了一条腿,家里还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娘的人住在哪里吗?”

    如此一问,那孩子顿时眼睛一亮道:“知道,他就住在土山坡那里。”

    姜佑笑着朝着他说了一句:“谢谢”随即将手里的糖全部给了那个孩子。

    瞧着那孩子满怀欣喜的拿着糖去跟那群孩子分,她起身又坐上闻远赶着的小毛驴车往前面的山腰上走去。

    很快二人就到了山腰,才一走进那石头搭建的院子前,就见院子里一身穿红色嫁衣的年纪却不过十三四岁的姑娘正哭得伤心。

    而站在她身前脸上还带着伤的,正是该回铺子却未能回去的魏大山。

    除此之外,院子里还有一个身穿酱红色衣服的头戴红花的婆子。

    二人还未到院子门口,就听那婆子叫嚷道:“她不嫁,你们可是收了孙员外二十两银子的。”

    “按照借钱的那日起,一天一分利的钱,如今过了快一个月了。60两的银子你们还不上,便要拿你妹妹抵,这当初可都是说好了的。”

    借二十两,一个月后还六十两。

    这不是妥妥的高利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