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年,被封为江夏侯。”

      “洪武五年,他带领赵庸、左君弼出征南宁,征讨湖南、广西等地的土司。”

      “洪武二十年,他负责福建的军事,后因被都察院弹劾,目前在应天府闲居。”

      老爷子将周德兴的一生娓娓道来。

      “孩子,你是否察觉到有什么异常?”

      朱元璋突然发问。

      朱小宝点了点头。

      “为何他仅被封为侯爵,而蓝玉等晚辈却已获封国公?”

      朱元璋带着笑意道。

      “问得好!”

      “为何周德兴功勋卓著,却未获更高封赏?”

      “同为淮西武将,他与常遇春、徐达等人不睦,总想着利用与洪武皇帝的关系,来压制他人。”

      “这样的人,若赋予高官,对臣子的稳定极为不利,同时,也会助长他更大的野心和欲望。”

      “因此,咱必须压制他,否则以他的功绩,怎么可能仅封为侯爵?”

      “依旧是那句老话。”

      朱元璋凝视着朱小宝,试探道。

      “你知道是什么话吗?”

      朱小宝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您曾说过,作为领导者,对下属的每项封赏,都必须有其深意,要让他们理解封赏背后的含义。”

      朱元璋很是满意。

      “看来,你把咱的话都记在心里了!”

      “不错,你说得很好,就该这样学以致用!”

      若有人目睹这一幕,定会惊讶得合不拢嘴!

      大明的正一品官员甚至王侯,在这爷孙俩的对话中竟被当做学习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