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内。

      刘三吾的眼神中,逐渐充满了光芒,甚至开始变得炙热了起来。

      身为一个纯粹的士大夫,他对学问的求知欲一向都十分高。

      刘三吾认为朱小宝对道德经的理解层次,比以往所有的士大夫都还要高出许多!

      刘三吾猛地站起身来,对朱小宝道。

      “此言定会在大明文坛掀起风浪!”

      “朱郞君可打算推广此学说?”

      朱小宝不解,要推广也是你的事,我能怎么推广?

      他刚打算开口,刘三吾便又道。

      “汝言有离经叛道,诋毁圣人之嫌,那些个士大夫未必会承认,若是不认,汝便会遭受万世抨击。”

      “故而,吾先冠自己的名义,在大明文坛推广。”

      朱小宝这才明白,搞了半天,这家伙是想要名声!

      反正他也不注重这些,于是点头道。

      “就按夫子所说的做吧!”

      话音刚落,刘三吾又赶忙道。

      “朱郎君可莫要误会刘某,若此举失败,老夫愿一人承受万人唾骂。”

      “但若成功,老夫便拜朱郎君为师!!!”

      刘三吾一字一句道。

      朱小宝连忙道。

      “此事万万不可!先生乃翰林院学士,国子监诸生师表,何以要拜我为师?”

      刘三吾字字铿锵。

      “因为,唯有这种办法,那些士大夫们才会甘愿承认,这学说出自于郎君!”

      “以那些士大夫的傲气来说,若贸然说此学说出自于你,非但无人会相信,还会对你万般指责。”

      “但若成功,汝便能被大明万千士大夫所拥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