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

    老画。

    越老越好。

    钱不是问题。

    这几个词汇组合在一起等于什么?

    凯子。

    因为画这东西本身就比较值钱,找现在的书画协会里的人定制一幅画都得大几千甚至几万块钱。

    老画更不用说,随便一个扇面镜心也都得上万块钱,如果画家稍微有那么点名气,就奔着大几万甚至十多万去了。

    再加上“越老越好”这四个字就更不用说。

    字画这东西不容易保存,除了石刻画、瓷板画外,剩下的甭管是纸本画还是绢本画,都极容易被破坏,哪怕没有蚊虫叮咬水浸火烧这样的伤害,在时间的侵蚀下也会逐渐灰飞烟灭。

    所以,年代越老的画越值钱。

    清代的还好点,清早期距今也就三四百年。

    但清之前的画就不一样了,哪怕是一幅普通镜心,每往前推一百年,市场价就能加十万块;每往前推一个王朝,市场价就得添一个零。

    例如一个镜心大小的画,清代的市场价是三万块,那明代就是三十万,元代就是三百万,宋代卖三千万也不夸张。

    能从宋代传下来的画,别说三千万,再贵一点也值得,因为稀有。

    宋代传下来的画是有数儿的,全世界范围内加起来也就那么多件,卖再贵也有道理。

    如果是名家的画,只会更值钱。

    例如赵孟頫的画,就是国宝,价格根本没什么标准,一个亿,值;两个亿,值;五个亿,也值;十个亿,同样还值。

    因为这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也因此,女学徒听到石磊的话,眼睛亮了,大客户啊。

    不过,女学徒还是很谨慎地问:“您有目标吗?例如,谁的画。”

    “无所谓谁的画,名气越大越好,年代越老越好。”

    这时,一个小老头儿走过来:“小伙子,你有预算吗?”

    “呵呵,这话问得扫兴,”石磊冷笑:“要不是有人说你们这里有好东西,我起身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