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根苦笑:“这年头,有几个家长愿意让自家孩子吃这个苦?”

    “武校里面的学生不多的是?”

    “武校里的学生都是什么人啊?要么是家长实在管不了被送去改造的顽皮孩子,要么是奔着当明星演员去的,真正想练拳习武的,屈指可数。”

    也是这个道理。

    不过也正常,因为现在练拳不能当饭吃。

    在古代,尤其是清代民国时期,拳练好了不但可以扬名,更有江湖地位和社会地位,日子过得很舒服。

    哪怕跑镖、当护卫甚至当兵,也都是一个出路,有一身好功夫,更容易出头。

    可现在呢?

    开武馆?

    打比赛?

    这个年代的武馆和比赛,跟古代可不一样,都是生意,只能打可不行,还得会打。

    嗯,有点绕口。

    但懂的都懂,能打和会打是两码事儿。

    能打,那是拳脚下边分高低。

    会打,那是人情世故里面捞饭吃。

    不一样。

    何况现在这个社会环境里,能打上比赛的就那么几个人,能通过打比赛出人头地的更是屈指可数,剩下的基本上都改行了,大多数还都落下一身伤病。

    开武馆更不用说,以前开武馆那需要真本事,没有真本事根本站不稳脚跟。

    现在呢,有钱就行,反正真正教拳的没几个,都是忽悠小孩子和都市白领们放松解压和耍帅。

    就算有几个教搏击的,教的也是商业搏击技术,是现代环境下的纯商业性质的搏击术,相当于阉割版,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防守,他们基本上只会防守面部、胸部,对裆部、咽喉、后脑勺甚至两肋这种要害地方根本不做防守,从小开始训练就不学这个东西。

    比赛的时候没有人会击打这几个要害,可实战中谁不是奔着要害去的?

    傅青主这样的大宗师,只要是实战,起手就瞄着这几个要害去的,根本没有什么卑鄙不卑鄙的概念,哪怕对手再弱也不会留手。

    也有在实战中留手的,死得老惨了。

    数一数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武术宗师,能活到功成名就的,哪个不是心狠手辣的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