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娘已经拣好了一篾黄豆,边上还有绿豆、红豆、黑豆,一粒粒或圆或椭圆或扁圆,饱满的晒在阳光下。

    “这倒好,等下让我带些回去,夜里给海云煮红豆汤吃。”

    初娘点点头,拿出几个陶罐来装豆子,又对淮月道:

    “我忘了说,阿姐向那行商定的荔枝干昨就到了,我尝了个,肉厚的很,甜嗓子。九娘说可以拿来煲黑豆,说是补气血凝精神。阿姐赶着要回去吗?若是不急,我现在就煲一锅。”

    淮月的确是不急的,就摇了摇头,笑道:“你倒是学了不少。”

    初娘不好意思的抿着酒窝笑,泡上两把黑豆,靠在栏杆上剥起了荔枝。

    孙九娘做菜是一把好手,点心上头就差了些,初娘约莫是有些这方面的天分,做出来的甜汤糕点都很不错。

    她做事细致,心思缜密,一块糕点拿捏的精妙,甜汤的滋味和火候都掌握的极好。

    淮月看着她短短密密的睫毛,心思一动,道:“初娘,想不想自己管一间铺子?”

    初娘睁大看着淮月,怀疑自己听错了,“阿姐是说我?”

    淮月点头,初娘连连摇头,道:“这怎么行呢?我什么也不懂,哪里能管一间铺子呢。”

    “我觉得你行。”淮月不假思索的说。

    因为她的语气太过肯定,初娘一时间也不知该说什么,咬着唇看着淮月。

    “我查账的时候发现有间铺子连着两年都没几个赚头,原来的掌柜和伙计是江家的近亲,我已经让他们滚蛋关张了。原想着索性租出去,但是那铺子地段有些巧,我觉得适合开间点心甜汤铺子,租给别人反倒有些可惜,不如自己来做。”

    初娘听淮月这样说,就问:“这铺子在哪呢?”

    淮月微微一笑,她知道初娘有些意动了。

    “就在翠柳巷口。”

    初娘知道这个地方,离林府也就半盏茶的脚程。

    翠柳巷里住着的人家大多家境尚可,不是吃俸禄的芝麻小官,就是有几分薄产在身的。

    这些人家里的大娘子、小娘子,也比那些高门大户的里头的容易出入些。

    初娘想到这里,就明白了淮月所说的那个‘巧’是什么意思。

    她将荔枝壳收拢起来,扔进栽葱的陶盆里,垂着脑袋,还是有点不确定的说:“阿姐真觉得我行。”

    淮月扬唇一笑,道:“不试试怎么知道,反正铺子是自家的,咱们就算试一把,也折不了几个钱。”

    初娘定了定心,生出几分雀跃,“那,咱们就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