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府征令和朝廷征令不同,朝廷征令必须服从,而官府征令则主要靠自愿,若百姓不愿意,官府也不得强求。

    何况往日的官府征令一般都是用于大的事件,比如修建堤坝等,这水泥工坊绝对没到那个份儿上。

    “他不来,你就不能派人去么?”顾图南轻描淡写地说。

    刘致和脸色变了变,站起身道:“顾公子,本官若真这么做,别说头上的乌纱帽,这脑袋能不能保住还两说。本官不管你与顾培风到底有怎样的私人恩怨,但本官能做的只有这些,其他的恕难从命!”

    他说完,直接黑着脸走了。

    反正现在他都和顾图南到了一条船上,顾图南也不能轻易动他。

    之前他讨好是给顾图南面子,如今顾图南逼着他干掉脑袋的事,他才不会做。

    其实如果顾培风真就是个普通人,那这顾家村的人抓也就抓了,偏偏刘致和知道,顾培风背后有京城的贵人,何况顾三爷也不是好惹的。

    这种情况下,他除非是脑子被门夹了,否则绝不可能犯蠢抓顾家村的人去工坊。

    顾图南拧着眉,冷眼看着刘致和离去的背影。

    刘致和绝不是什么好官,不就是抓几个村民么,刘致和为什么宁愿得罪他也不干?难道是因为顾三爷?

    顾图南反复思索半天,并不认为顾培风能让刘致和忌惮,所以问题还是出在顾三爷身上。

    他想到罗嫣然之前和顾三爷的交易,眼里闪过一道锋芒。

    顾家村,顾宅。

    顾培风今日没有出门巡田,他在思考要怎样才能帮村里得了肺病的人讨个公道回来。

    这两天原本只是轻微咳嗽的村民陆陆续续也严重起来,镇上的医馆都快被他们顾家村的人给包下来了。

    除了顾家村的人,这两日进出医馆的人都有两个共同点——咳嗽和在水泥工坊待过。

    这越发证明了顾培风的推测是正确的,再结合进过水泥工坊的村民的说辞,刘致和当真是没把这些村民的命当命。

    “要实在不行,我带着人闹到衙门去!”顾三爷暴躁地说。

    村里人可都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呢,他要是不能帮村民讨个说法,以后就别想这些村民敬重他了。

    “三爷莫要冲动。”顾培风劝道。

    “那你说怎么办?”顾三爷很是恼火,“他是官儿咱是民,自古就是民不与官斗,可如今是他非要逼着咱跟他斗,除了去闹还能咋样?”

    顾培风看了顾三爷一眼,没说话,心里却想到朝廷来的人还没有离开,这个节骨眼儿上要是闹事儿,刘致和肯定要派人把他们给抓起来。

    一旦被抓进牢里,刘致和多的是办法收拾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