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观落叶因以为舟。

    经过千年来的发展,大汉朝的船只也变得多种多样了。

    其一是富商巨贾所用的游玩小艇,此类船体轻巧,会在拱篷上开有天窗,以便在自家湖泊中赏玩景色。

    其二便是“货艇”,也就是在内河运输使用的简易货船。

    这种船一般船身短而宽,首尾狭窄,中部较宽,平底,船舱在中部,船盖为拱形篷顶,可以随意拆卸,十分简便。

    如今中原郡县,便有不少河流多用此船。

    至于第三种,便是耕种所用的小艇。

    其实这种小船魏哲也没有见过,是海冥船屯的主事所言:

    “县君有所不知,这种船多附于水田旁边,船身形如月牙,船内仅有前后两道坐板,没有舱也没有篷,甚至没有甲板,十分简陋,只能用来在水田上来往运输。老朽年轻时曾在江东见过。”

    这位老师傅唤作滕煜,乃是管氏派来的造船主事。

    此人经验丰富,以上三种船只基本上入不了他的眼。

    因为他最擅长建造的,是海战所用的楼船,以及寻常贩货的海船。

    说着老者便领着魏哲上船向着一处海岛而去。

    由于海冥营这边海岛繁多,故此海冥船屯直接就设在了一处岛上。

    “此岛何名?”

    “哈哈~大家都叫船岛,老朽也就这么跟着叫了。”

    魏哲闻言也不禁笑了,不过下船之后他却不由眼前一亮。

    只见十余间石塘已然在岛上有序的排列开来。

    所谓“石塘”者,即后世所言船坞也。

    不过当下的石塘可没有后世那么宽广,就魏哲所见的这些,塘广不过六十五步,长不过三百五十三步,显然造不来什么巨舟。

    但即便如此,魏哲已经很满意了。

    只见一群操着青徐口音的壮汉一边抬着巨木,一边喊着号子,有条不紊的将一根足足有十丈长,四五尺粗的树干搬到石塘内的木架上。

    待他们安放好的之后,立刻便有一群木匠三五成群,肩挑手提着各种器具,满身飘着桐油香从另一边跑来,随后叮叮当当的斧凿之声便响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