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当高男武转头看来时,他却立刻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好似一个开朗大男孩一样称赞道:

    “兄长果然厉害,连父亲的心思都猜的一清二楚!”

    闻听此言,高发歧刚阳光几分的脸色瞬间又沉寂下来。

    但吃过太多亏的他并没有出言反驳,只是默然不语。

    高男武倒是一点都没在意,反而用马鞭敲了敲高延优的脑袋失笑道:“你兄长虽有几分眼光,但想和孤相比还差几分火候呢!”

    说罢高男武也不再考校两个儿子。

    只见他脸上的笑容慢慢收敛,顺着浿水向南看去,好似看见了谁一般。

    “孤这次南下可不是为了掳掠!”

    高男武终究还是高句丽王,此刻只见他眼神复杂的驻马长叹道:“朝鲜城再坚,若魏公威那厮坚守不出,孤也势必要破城而入!”

    “此人不除……孤寝食难安!”

    闻听此言,无论是高延优还是高发歧都不禁心中一惊。

    两人虽然听说过魏哲的名号,但也只知道他是乐浪太守而已,并没有对其太过重视。

    此刻见父亲说的如此郑重,倒是让两人对魏哲升起了一股强烈的好奇心。

    但此刻高男武却忽然轻叹一声,陷入了沉默。

    实际上这次高句丽国内对于高男武的决定也很不理解。

    毕竟高句丽最开始就是从前汉玄莬郡起家的,因而后期的发展重心基本上都是在西边,无论是寇右北平、上谷等郡,还是寇抄辽东郡,都是围绕着这个国策。可以说从开国之初,汉人的辽东郡就是他们的针对重心。

    比如高男武的曾祖父高宫在位时,就曾入辽东寇掠六县。

    只是时任辽东太守耿夔乃是“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建威大将军耿弇的侄子,自幼熟读家传兵法,故直接一击破之,并且斩其领兵渠帅。

    高句丽军大败后顿时就清醒过来,次年便遣使入汉,贡献方物,求属玄菟。

    说句老实话,这还真不是当时的高句丽王高宫太菜。

    要知道他算是高句丽历史上最杰出的几位国君之一。

    正是在高宫的手上,他才统一了高句丽各部,并且巩固了侵吞的领土。

    这也是为什么高句丽人口不及三韩,只有八十余万,却远强于后者的原因。

    说白了,就是高句丽国已然初具封建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