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这四千骑兵,连人带马,每个月足足至少需要六万石粮食才能满足。

    两个月就是十二万石,三个月就是十八万石。

    就这还没有算上后勤运输上的损耗。

    所以魏哲这回不仅只能带四千骑兵出塞,而且还只有两个月时间。

    一旦超过这个时间,出塞的大军便有断粮之忧。

    算上赶路,交战,返程,两个月时间还真不算多的。

    前言说过,戏志才虽天赋异禀,但也不是生而知之。

    没有具体经历过战事的他多少还有些纸上谈兵的毛病。

    见魏哲受困于后勤而选择冒险出兵,戏志才想了想忍不住开口道:“为何不就粮于敌?”

    毕竟孙武曾言: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

    然而魏哲闻言却苦笑的摇了摇头。

    “账不是这么算的!”

    见戏志才面露不解,魏哲当即耐心的解释道:“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也,怎可将性命寄托在无法把握的事情上!”

    “料敌从宽,判己从严,如此方为兵家之法。”

    孙武曾言: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以前魏哲不理解,但后来明白了。

    战争就是尽量让己方的胜利条件越来越多,如此才可能胜敌。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将后勤这种命脉寄托在就粮于敌这种假想上呢?

    万一对方玉石俱焚,烧毁了存粮,那魏哲大军岂不是要断粮了?

    汉匈大战时,汉武帝难道不知道就粮于敌吗?

    但在元狩四年的漠北之战中,为了供应卫青和霍去病的十万汉骑,汉武帝还是令步兵转者踵军数十万,以致国库一空。

    对了,“料敌从宽,判己从严”这招也是魏哲从皇甫嵩身上学的。

    虽然他并未说过,但平乱时的诸多布置却无一不在贯彻着这种思想。

    而见魏哲这么一说,戏志才顿时郑重的朝他一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