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殷景澄离开时,夜色已深,加上天空中的雨势比下午更加猛烈,空气显得格外音冷。

    母子三人目送马车离去后,才开始各自洗漱睡觉。

    接下来的两天,天气一直不太好。

    不是下雨天,就是阴冷天,阳光几乎不见踪影。

    今天就是一个阴冷的日子,冷气刺骨。

    雇人的消息迟迟没有,可能是快过年的原因。正当繁空打算去人牙子那里买仆人的时候,急促的敲门声响起。

    “姨娘,姨娘。”是连瑞南的声音。

    繁空连忙跑去开门:“瑞南,你怎么来了?”

    “姨娘,不好了,您跟我去看看。”连瑞南神色焦急,拉着繁空就往外走。

    “等等,我先把门关上。”繁空迅速关上门,然后才跟着出门:“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她以为是蒙翠姝出了状况。

    “闲诺哥出事了”连瑞南边走边急急地说。

    竟然是闲诺的事,繁空觉得好笑:“科考时一人一个小隔间,怎么抄?”

    “那些文章和政论,很多人说以前就看过,说闲诺只是改了一些地方就据为己有,现在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学子们都想去告御状,说闲诺哥考试作弊。”连瑞南一脸严肃,他虽然现在是驿丞,但平时最重要的还是学习,为考进士做准备,所以他没事会去学子聚集的茶馆坐坐。

    繁空穿越过来后,老二最大的优点就是读书好,而且是那种“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的类型。

    茶楼位于城北和城西的中间,叫做“鸿运茶楼”,共有两层,每层都坐满了人。茶楼中央是空的,悬挂着两盏大红灯笼,一盏写着“鸿”,另一盏写着“运”。

    左边的布幅上写着状元郎卫闲诺,右边则是二甲进士施鸿哲的名字。

    繁空虽然看着这些文言文头疼,但只要不是军事作战类的生僻内容,她基本还能理解,何况这两篇文章带有一点散文风格,巧妙地融合了政论文的特点,个性鲜明。

    卫闲诺的文章从一个典故入手,将历史融入了这次政论中,无论立意、设定还是主题展开,就连现代人繁空也读得连连赞叹。再看施鸿哲的,开头就把闲诺文章中的精华部分紧凑地拼凑起来,洋洋洒洒地写下,再加上其他一些内容,就成了这篇文章。

    “姨娘,他们说施鸿哲这篇文章是一个月前就写好的。我不相信闲诺哥会抄他。”连瑞南说。

    “这个施鸿哲是个惯抄。”繁空冷笑,从现代社会来的她,一眼就能看出。

    “惯抄?”连瑞南愣了一下。

    学子们的讨论声不时传来。

    “我早说过,卫闲诺不过是寒门子弟,来自小地方,小地方的人怎么可能写出这样的文章?”一个学子说。

    “听说他是石鼓书院的跳级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