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村里的钱不够了,但是族里的人一个个都笑容满面。

    虽说一个人分下来不多,但是村里面的一部分可是直接按人头分钱的。

    有很多人多一些的家庭,基本都有一百多两百块。

    对于农村生活的人来说,这笔钱已经是不小的数目了。

    至少,周围村子的人谈起王家村羡慕的眼都红了,王家村的小伙也成为了相亲热门选择。

    之前其他村的人只知道王家村团结,能打,胆子大。

    如今还得加上一个富有。

    王家村毕竟在这里已经几百年时间了,长久的存在让他们和周围的村镇关系是很紧密的。

    村子里的大小媳妇,可都是来自周围的各个村子镇子。

    村里的女孩也都是嫁去这些地方。

    族老们在后续几天,便派人前往周边村子,直接表示每个村至少派30壮劳力,如果这点人都不出,那以后就别在一起混了。

    而如果能派出100人,那么王家村会指导他们修建菌房,要是能派出150人,还会在帮他们弄出砖窑出来。

    王家村为什么富裕,在外人看起来可不就是砖窑和菌房这两个产业么。

    这条件一出,哪怕人数比较少的也硬是凑了一百个自带粮食的劳力,大部分村子,都是按照一百五十人安排的。

    甚至很多根本就用不到这条路的村子,也纷纷联系了王宜荣他们,想要参与进来。

    一下子弄出了近五千人的壮劳力干活。

    这组织能力把市里都惊到了,他们没想到,王家村竟然一分钱不出就能组织起这么多人。

    这要是在战争时代,那也是一方军阀了啊。

    人数上来了,市里面也不敢大意,连忙派出了派出所的人还有市政建设技术员跑去指导工作。

    这么多的年轻人聚在一起,他们可不放心。

    如果没有组织参与,谁知道会不会有个大聪明说我有个主意,其他人就愣愣的跟上了呢。

    对于王家村来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本身他们应该是需要管饭的,但是没钱啊。

    所以才拿出这两个产业去诱惑,至于这两个产业本身早就决定是要放弃的,可是其他村子又不知道。

    四千多人的建筑队,在市里面人的指导下,对道路整体做了拓宽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