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沿着一线天的狭窄地形通行,秦文伟在队伍中不由得被眼前的景色震撼。

    “一线天”是从水窑兵工厂东面进山的通道,也是兵工厂的主要防御重点。

    “一线天”方向上,两峰合围,仅留下中间这条狭窄的通道。

    通道内峭壁千丈,总长度约1.5公里,但是通道宽仅丈许,且是一条呈“s”形的天然山廊。

    从“一线天”通道内观天,头顶只见蓝蓝的一线,所以这里又叫“一线天”。

    从地形上来说,这里确实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险隘。

    秦文伟离开水窑兵工厂的时候,已经是中午11点左右,亮光透过崖顶的通道照射下来,看着通道内的情况,秦文伟忍不住感叹。

    “这个位置,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副参谋长微微一笑,说道:“这条路是我们水窑兵工厂的天然屏障。

    尽管这里难行,但相比我们昨天走的山路,这里还算是能够通行的。

    所以,如果鬼子要进攻,一线天方向仍旧是鬼子部队能够大规模进攻的通道。

    我们还是要把兵力放在这里防守。”

    秦文伟听到这话之后,笑着对副参谋长说道:“副参谋长,我们前面留下的那一百挺民二四式重机枪和五十门52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

    在占据有利地形的情况下,别说是来一万人的日军部队了,就算是来上十万人都没用啊。

    就在这种地方布置下这种火力,除非把这里彻底炸塌,不然来多少部队都没用。”

    在走出一线天通道之后眼前豁然开朗,映入眼帘的是两山之间的一块平地,而随着秦文伟走上这块平地之后,整个谷口的位置也豁然出现在眼前。

    此时八路军的行军队伍正沿着山谷向下蜿蜒曲折。

    秦文伟叹了口气,这几天走的山路,比秦文伟在原世界二十多年走的山路还多。

    略微休息了一会之后,总指挥部继续前进。

    由于第一二九师一路上已经把鬼子据点基本都清理干净了,所以一路上其实还算是平静,甚至于经过黄崖洞镇的时候,总指挥部都是光明正大的走过去的。

    而在走到大路上之后,秦文伟的待遇就好多了,他骑上了一匹马的马背上,尽管他骑马的样子很狼狈,但至少脚不必那么受罪了。

    不过这一路上沿途的村落和镇子,秦文伟就没有再送物资过去了。

    这当然不是秦文伟不乐意这么做,而是副参谋长主动阻止了秦文伟的这种做法。

    这里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算是八路军控制的根据地,这里邻近辽县通往黎城县的公路,是日军的控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