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荀少彧今时今日的见识、气魄,根本没有将公子则、公子央二人,真正的放在眼里。

    众将为荀少彧的气魄所折,常云光问道:“君上,二位封君公子难成大器,但郑、宋二国却是他们的靠山,倘若郑、宋二国干涉吕国内政,岂不是大事皆休矣?”

    “大事皆休?”

    荀少彧冷冷一笑,道:“吾苦等此刻久矣,郑、宋二国真要干涉吾吕国,先不说吕国国人作何感想,只是荀氏族老们却落入吾之瓮中了!”

    毕竟,先一步打出吕国气魄的荀少彧,无疑是得到了吕国国人之心,但自身的实力也是损失惨重。而公子则、公子央在这一时刻,悍然打起来内战,固然是挑了一个绝妙的时机,自身也失去了吕国国人的心。

    所谓的民心所向,在主世界说重要也是重要,说不重要也真不重要,但被民心裹挟着的,还有大多荀氏公室,以及封君、上大夫一类的地方实力派。

    如此情况下,除了利益勾连稳定的几人,其他的荀氏宗老是不可能站在公子则、公子央一方,去承受吕国国人的唾骂。而对于荀少彧最重要的,还是以老太师闻渊明的秉性,在此时绝对不可能站在公子则、公子央的一方,着实是消去了一个心头大患。

    荀少彧暗暗想着:“吾现今是最虚弱之时,同时也是最强之时啊!”

    这是一着险棋,他却是甘之如饴,甘愿行险走这一招。

    他的目光中一片深邃,徐徐道:“当务之急,是要整顿军心,重铸兵锋兵魂,不然只凭吾一人,可当不得百万大军。”

    “然后,一战定成败!”

    …………

    重安大邑!

    刚刚经历战火的重安,显得愈发摇摇欲坠,高大邑墙布满着刀斧痕迹。

    公子央负手而立,扶着腰间的配件,剑柄悬挂一十二枚珍珠,在破败邑墙上显得极为显眼。

    南方大军驻守重安邑的将士,简直堪称为顽固,虽不敌公子央的甲坚兵利,却仍是奋力拼杀到到最后一人。

    经过这一战,对于重安邑的驻军,荀少央也是有着诸多的感触,亦愈发的感到了棘手。

    他长长叹了一口气,问着身旁的谋臣徐阶,道:“郑国的援兵,到底何时能来?长信君的武道神通之强,非天人神魔不得抗衡啊!”

    荀少彧三拳之威,生生将整个南阳墟地打为飞灰,这般霸道煊赫之势,已是天人之下最顶尖的人物。身后没有一尊天人神魔作为依靠,荀少央单独面对荀少彧,还是有些心惊胆战的。

    徐阶轻声道:“君上安心静待,郑公已命一支精锐之师驻扎边境,只要事有不谐,立时就能出兵干涉。”

    这徐阶名为谋臣,实际上却是郑国世家子,奉着郑国君命而来,是郑国试图掌控吕国的棋子之一。吕国内部的大乱,对诸侯小国是一次崛起的机会。而对两大诸侯霸主而言,就更是一次彻底奠定豫州格局的大机会了。

    毕竟,无论郑国还是宋国,任何一方大诸侯吞并吕国,集合两大强国之力,都能一举压下豫州所有诸侯,成为豫州当之无愧的第一诸侯。

    而且,郑、宋二国的野心毫不遮掩,公子则、公子央也不是呆愚之人,对于郑、宋二国的野心贪婪,都是心里有数。

    只是老太师闻渊明态度不明,荀氏宗老态度各异互不统一,让公子则、公子央不惜饮鸠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