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道’,即是‘道功’、‘道业’,更有天道功德、人道功德之说。道书亦有三千大功,四万八千小功,为证天仙大道的记载。这需要大智慧、大毅力,身体力行,一点点用心积攒,而无半点侥幸之言,对于修行之人最是难得。

    ‘法’即是‘道行’、‘境界’,此非法力神通,而是对于三洞大道之理解领悟。以言辞为刀口,以道意为杀伐,依之辩法行论,全看自身大道浸淫深浅,一论辩三千。

    ‘术’者,便是‘神通’、‘法术’,勿论旁门左道,玄门正宗,都是依之行道卫道,布祸置害,大有撒豆成兵、法天象地,小有营营苟且、镇魇养尸,都是术道范畴。

    可以说,这三门选拔课题,只有术道方面,是需要门人真正斗法。其他诸如‘道功’、‘辩法’,都是考验门人毅力、智慧、功行。唯有三者亦或兼备,亦或以其一极端出众者,才能入小丹元会,争一争大机缘。

    否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三千道脉的弟子门徒,再加上俗世打混的散修人物,何止千数万数。固然小有清虚天周回万里,自成一方天境,但也经不起如此多的红尘浊染,平白落下是是非非。

    “好,好啊……”

    祖师垂目,轻声笑道:“尔等各显神通,让为师看一看,尔等多年修行成果。”

    “弟子,谨遵师命!”

    四十五名真传弟子伏首,向着法台上的祖师,深深一礼。

    若非祖师的几位嫡传弟子,皆是证就地仙之道,名声显赫一方之辈,争夺小丹元会名额,已对其无用。以这些真传弟子的本事,是一丁点机会都没有。

    祖师一甩浮沉,轻描淡写道:“尔等同门,点到为止即可,不可有伤人害命之念,否则为师不饶他。”

    “谨遵师傅教诲,”

    众多真传弟子,纷纷叩首应道。

    几十位真传弟子,都左顾右盼,却也不立时上前,心中有着犹疑。

    “如此,弟子献丑了,”

    此时,一真传道人率先出列,青色道袍鼓荡,身形魁梧,器宇轩昂。

    祖师蓦然开口:“清心,你有何得意神通,要当众施展?”

    这清心道人为人粗豪,举止言谈中,都不失昂藏之态。

    “弟子修行十载,自诩五行大遁之术,有些心得经验,故此请诸位师兄弟,不吝赐教一二。”

    清心道人显得颇为果决,目光犹如实质,看向众多真传门人,其中挑衅意味甚重。

    一般参与斗法的,都是在‘道功’、‘辩法’两方面,相对薄弱之人。但专注于术道修行,斗法经验精湛。只是真正精通杀伐的仙人,因果业孽蒙昧心神,每一重境界的突破,都要比清修之人,难上千百倍,注定在大道之途,走不得多远。但每一位专注术法修行之人,都不乏一颗杀伐果断之心。

    “吾来,贫道炼剑七载,一身剑术登堂入室,还望师兄赐教。”

    一青袍道人剑指并拢,走出众弟子行列,眉宇间犹如一柄利剑,刺破前方晦暗。

    清心道人洒然一笑:“清云师弟,你我师兄弟,何必如此见外,不如你先行进招,让师兄一看师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