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说的虽然好听,但是其中深意就是,他为防她与留今联手,所以将他们分开。而他又觉得自己b留今难对付,所以才让自己留在他身边。

    当然了,他话中的利弊也是他如此行之的缘故之一,但是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後者。

    这也是容治的试探。

    而且容治的试探并不止於此……

    “容巡按这是不信任我们?所以将我们二人分开?若我有异动,可钳制如今,若如锦有异动,也可借安夏官兵钳制我?”李盛袭握着剑的手一松,剑就砸在了桌上,显然动了几分怒。

    在容治的印象中,“宁如霜”是极为聪慧的,她的不假辞sE只是因为X情使然,“宁如霜”是知世故而不世故之人。

    所以,宁如霜必须要能够听得懂容治此番的弦外之音。

    同样的,以宁如霜的X情,必然不会容忍此等猜忌。

    所以她必须听出来容治的“弦外之音”,也必须要发脾气,而同样的,“宁如霜”又不是外露悍烈的X格,所以她的脾气,还要拿捏起一个分寸。

    容治并不意外李盛袭这个反应,更不会因此而生气,他连忙说道:“宁大娘子聪慧,只是事出有因,还望宁大娘子恕罪……”

    他顿了顿,又诚恳的说道:“宁大娘子深明大义,知晓粮草事关重大,容某不敢妄动,若有万一,便是万Si难辞。哪怕是宁大娘子,容某也要小心为上。并非不信任宁大娘子,只是此事不得不慎重。”

    容治这番话说的极为诚恳。

    话真真假假的说,总是让人更加相信。

    “宁如霜”这才面sE稍霁。

    李盛袭将手搭载剑上,“她”是乾净利落,不喜纠缠的X子,虽有不满,但是也只是继续问道:“是什麽人接应?”

    “可靠之人。”他又补充了一句,“绝对不会有损宁二娘子X命。若是二娘子X命有失,大娘子你时刻在容某身侧,自可随时取容某项上人头。”

    还真是滴水不漏,李盛袭心中轻叹,既不透露一丝底,又直击“宁如霜”最在意的地方。

    “宁如霜”虽然不满这样的安排,但是也绝对不会多说什麽。

    至於是什麽人接应?那批人混入押送粮草的车队时,还带来了一封信,她虽然没看到那封信上的字,却看到了送信的人。

    那人脚步稳健,目光坚毅——很像是军中之人。

    而且,若是她所记不错,容治前几日似乎给顾凌虚写了信,所以接应的人是谁,这也不难猜了。

    在这样的虎狼之地,能让他说出绝对可信的人,无非只要襄成侯顾凌虚了。

    顾凌虚此人,虽是身负反骨,但是对於百姓的关怀却是不会做假。不然的话,他也不会迫於大义而臣服於他看不上的元嘉帝了。

    “最好如此!”李盛袭冷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