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很浅显,可是这个结论对夏木而言,无异于当头一棒。

    他不需要结论,而是需要过程,可是他太弱小了,根本看不懂这个过程。

    哪怕他曾是弃仙,论对道的领悟,已经到达了一定的高度,比如所谓的掌握了三千大道。

    时至今日,夏木才知道,所谓掌握了三千大道,其实只不过是初识天道,和渡劫期时所谓的完全掌握五行之道非常类似。

    五行圆满,证道飞升后,就是对五行之道进行分解的过程。

    所谓的三千大道,只是一个概述,并不意味着,掌握了2999道规则,就离弃仙只有一步之遥了。

    也许你再修行无数年,继续掌握远超了这个数字的天道规则,却依然无法踏入弃仙。

    本质上说,还有一个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问题,如果悟性足够,根本不需要逐一去解读如此多的大道。

    事实上当初的夏木,也不过领悟了一千六百二十道规则,就踏入了弃仙。

    当夏木更进一步后,就会面临神道九境。

    这九境,本质上和仙道九境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或者说是仙道九境的延续。

    这九境,是进一步凝炼大道的过程,是为了在更高级空间立足的基础境界,从罗天仙域的角度去看神道九境,他们就是神,可是在如大赤天一样的空间里,这些所谓的神,不过是最底层的修士罢了。

    直到臻道境之后,才算踏入了大赤天的真正修士行列。

    其标志就是一旦踏过臻道,就再也没有天人五衰大劫。

    然而想要永生,依然任重道远。

    没有天人五衰,却有世界生灭。

    因为从悟道九境开始,就是真正的修世界。

    在修士的体内修出一个世界。

    此时的修士,若无外力打击,他的性命,将和体内的世界长短息息相关。

    体内世界的寿命,决定了这个境界的修士的寿元。

    如何修行世界?

    就是将修士领悟的大道法则,融汇贯通,构成世界的雏形。

    要想让世界能正常运行,就必须尽悉世界法则运行的基本规律。

    这些大道,不是单行的,而是相互交织,纷繁芜杂,任意组合而不会相互抵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