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补骨丹,那是很多武师到了练骨阶段时都需要的助力。

    拳法,武术家的心得,药谱,丹方甚至特质兵器等诸如此类。

    这些是实打实的好处。

    还有虚的名誉。

    参照第一次国考前三名称号依次为国士、侠士、武士。

    徐重光亦准备武士会的会员设置三等头衔,普通入会者皆为武士,完成多个任务即可获得侠士头衔与荣誉,最高为国士荣誉。

    头衔不同,所兑换的各种奖励也能得到一定的折扣。

    如果以后能让李大他们同意由赤色同盟会亲自颁布头衔与徽章,那就更好了。

    许多武人不在乎这些拳谱丹方,但是就是在乎这种荣誉。

    另外还要把中央国术馆废刊的《国术周刊》重新创办起来。

    《国术周刊》是由南京中央国术馆创办的全国性武术专业刊物,于一九二九年创刊,终刊于一九三六年五月,共出版一百六十九期。

    《国术周刊》对传统武术套路进行搜集、考证。

    经它发表的拳术、器械套路有百余种,包括张之江等人编著《联珠刺枪术》、《新编练步拳图说》、胥以谦的《八极拳》等等。

    七日之后,徐重光便准备离开佛山,他深吸了一口气,对着所有听了他这七日讲武的人说道:

    “如今,风雨欲来,我辈武人,重整山河,为国就义的时候到了,我这就要启程动身,前往上海。”

    在那里,在中华武士会的总部,正式向整个武术界宣告,中华武士会,重新回来了。

    新的中华武士会,必将对得起中华武士四个字。

    如今距离七月七日已经很近了,国内的气氛亦是非常紧张,蒋百里先生的国防论出版,国府内部,也因此定下了依三层地理防御线层层防御的战略。

    伍翔宇也向赤色同盟会提交了一份御侮救亡、复兴中华的纲领草案。

    风雨欲来山满楼,留给徐重光改革武士会,整合武术界有生力量的时间不多了。

    中华武士,当力挽天倾!

    在即将动身前往上海之前,宫若梅却突然登门拜访。

    徐重光不禁心生疑窦,这几日自己讲武的时候,宫若梅亦是曾在场旁听,却与自己并无什么交流,虽然心中疑惑,当然按照门派礼仪招待见礼。

    宫若梅也没多说什么,干净利落地一抱拳,一拱手,然后就给递过来一个东西到他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