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助咕哝道:“怪不得这些摊子上面的书籍都是破破烂烂的,而且都泛着屎黄色,好像在茅坑里染过。”

    众人大笑起来。

    裴颂摇头笑骂:“你能不能好好说话,当心这些老板揍你。”

    赵德助嘿然道:“我是顾客,他们欢迎还来不及呢。”

    笑过之后,魏公子解释:“像秘笈和卷子这种,新的几乎没有市场,因为造假太容易,老东西相对要靠谱些。”

    赵德助看着那些拿着书籍仔细翻阅的买家,心中有些疑惑:“看这么认真,难道卖家不怕他们过目不忘吗?”

    魏公子笑了笑:“书籍缺五页,卷子差两角。买家付钱之后,卖家才会补齐。”

    原来是这样。

    魏夫人指着左边:“众位,咱们去那个摊子吧,没多少人。”

    众人顺着一看,发现那个摊子的地盘很大,书籍也很多,但是围着的人比较少,远不如其他摊子那般热闹。

    走过去。

    老板五十来岁,长相普通,瘫在软椅上,半眯着眼睛,悠闲的紧。

    摊子上有几十本书籍,还有两张古卷。

    赵德助盯着他,好奇地问道:“老板,别家老板都只剩七八本书,你摊子上还剩这么多,而且看货的人也没有多少,是货不行吗?”

    老板睁开眼睛,笑了笑:“货多半是好货,生意也还行,开市到现在已经卖出了十几本。至于看货的人不多,完全是心理作用,顾客们认为我这里这么多货,肯定批发来的,没有精品。其实这些货我攒了很久呢。”

    “多半是好货?”赵德助抓字眼。

    “大半的货物我是能大概看懂的,明白是好货。少部分的货物是我完全看不懂的,但都是找行家请教过后,再花大价钱买来的,如果能证实是假货,我愿意接受官府的惩罚。”老板细细解释。

    赵德助呵呵笑道:“你倒是挺诚恳!”

    老板谦虚:“老卖家,常年在这里打混,有些事情还是注意点好。”

    杜雍笑着问道:“已经卖了十几本,赚了不少吧?”

    老板摆摆手:“卖的是贵,但成本也高……十几本的话,利润小几万吧。”

    杜雍大赞:“还不错嘛。”

    老板笑了笑:“听上去确实还不错,但要攒这么多货物,需要很多时间,很多人脉,还要冒着亏老本的风险。其实也挺不容易的。”

    杜雍想想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