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

    徐庶回过神来,没有说话,反而深深叹了一口气。

    诸葛亮儒雅而英俊的脸上,不由浮现出了一丝笑容,说道:“元直何故叹息?”

    徐庶本来是抱着,劝说诸葛亮出山的心思前来,可是诸葛亮的琴音,已经告诉了徐庶他自己的选择。

    一时间,徐庶反倒不好再出言相劝。

    摇了摇头,徐庶道:“许久不见,孔明在八阵图上的造诣,已经越发精深,恐怕单论阵法,世间无人能及孔明矣。”

    诸葛亮却是甩了甩衣袖,叹道:“阵法一道,博大精深,越往里面钻研,越能发现自己孤陋寡闻。”

    “至于世间无人能及,亮岂敢夸下此等海口?”

    徐庶也没有再说什么,看了看眼前的茅屋、庭院,嗅着清新的空气,忍不住说道:“孔明躬耕陇亩,不问天下之事,倒也休闲自得。”

    诸葛亮轻声笑道:“元直若是羡慕这等生活,不妨过来与我一同隐居,岂不好过在尘世中挣扎?”

    徐庶苦笑,摇头说道:“玄德公待我如知己,庶岂敢不以死相报?一日不助玄德公成就大事,我就一日不能脱离尘世。”

    诸葛亮摇了摇头,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让书童招待那几个随从,就引着徐庶进入屋内,并且亲自为徐庶奉上了一杯香茗。

    茶文化的兴盛,还是在魏晋以后,只不过茶在中国历史上,却有着悠久历史。

    三国时期虽然没有普及喝茶,南方的一些文人骚客,却也喜好品茗,徐庶自然也好这口。

    只不过今日他心中有事,喝起香茗来,倒也觉得索然无味。

    看出徐庶状态不佳,诸葛亮忍不住劝道:“人生苦短,元直何苦如此?谈经论诗,笑看天下风云,岂不快哉?”

    徐庶将茶杯放下,苦笑着说道:“在修生养气这方面,我差孔明远矣。“

    诸葛亮道:“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被诸葛亮说是庸人,徐庶倒也没有丝毫生气,脸上反而浮现出了笑容。这种感觉,才是以前与诸葛亮交谈时的状态。

    自己抱着目的而来,一心想要请诸葛亮出山,反而违背了初心。

    梳理了一下心情,徐庶忽然说道:“孔明隐居山中,可曾关注天下大事?”

    诸葛亮道:“略有关注。”

    徐庶脸色一正,道:“孔明可知,天子驾崩,新君登位之事?”

    听见这个劲爆的消息,诸葛亮端起茶杯的右手,忽然停顿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