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王和康王为此使尽了解数,十数人争抢的位置,居然落到了一个连提名资格都没有,最不可能成为京兆尹的人身上。

    端王没有胜,康王也没有赢,平安县令钟明礼,堪称是捡漏之王,再一次官升三级,出现在众人视野。

    当然,当日在殿上,也有不少朝中重臣,这其中的隐情,也很快流传出来。

    “我们侍郎大人说,这次平安县令钟明礼之所以能破例升为京兆尹,是因为唐大人。”

    “我也听说了,起初是礼部侍郎刘大人想要为难钟县令来着,后来被唐大人打了个岔,陛下就开始注意到钟县令了……”

    “什么打岔,我觉得就是故意的,这是在为自家岳父铺路啊!”

    “哎,人生有姑爷至此,夫复何求……”

    ……

    平安县令只是一个五品官,在京师街头随便扔块砖头就能砸到的那种,朝堂之上许多官员都不知道他的名字。

    现在所有人都知道了,还知道他是唐宁的岳父,那个小肚鸡肠,斤斤计较,一倍欺负,十倍奉还的唐大人。

    人人都知道钟县令,不,现在应该叫钟府尹,人人都知道钟府尹是靠姑爷吃饭的,身为男人,面子上可能过不去,但不可否认,朝中所有人都想要这么一位姑爷。

    都说母凭子贵,他是翁凭婿贵……

    辛辛苦苦熬资历,做政绩,不如人家生一个好女儿,个中滋味,也只有自己心中清楚。

    也有些人心中郁闷,都是姑爷,为何姑爷和姑爷的差距如此之大,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朝中一些年轻官员,在陪妻子回娘家的时候,都受到了岳父大人莫名的冷遇,心中大惑不解,为何当初榜下捉婿的时候,他们一口一个贤婿,这才过了多久,自己在他们口中就变成了“不成器的东西”……

    ……

    今日是刘府老夫人的六十大寿,刘府门前,刘风正在接待来刘府贺寿的客人。

    他已经听到了平安县令钟明礼升任京兆尹的消息,心中极不是滋味,今天早上刚刚在陛下面前弹劾的官员,下午就能和他平起平坐,刘风心中除了不是滋味之外,还有些懊悔。

    如果他今日不提平安县令的教化之过,钟明礼的名字就不会出现,钟明礼的名字不会出现,陛下就不会问,陛下不会问,唐宁就无法接他的话,唐宁不接话——也就没有了他现在的郁闷。

    想来想去,促成他心中郁闷的人,居然就是他自己——这让刘风心中更加郁闷起来。

    “刘大人……”

    前方已经有贺寿的宾客走过来,刘风摇了摇头,将这些思绪抛之脑后,今日母亲的六十大寿,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一名中年官员走上前,将一个锦盒递给他,说道:“听闻老夫人笃信佛门,这幅米芾的万佛帖,就当做是送给她老人家的贺礼了……”

    刘风摆手说道:“吴大人,这太贵重了,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那官员摆了摆手,说道:“哎,这是给老夫人的,你刘大人可没有资格推辞。”